《如梦令·居士年来病酒》

时间: 2025-02-04 16:31:40

居士年来病酒。

肉食百不宜口。

蒲合与波薐,更着同蒿葱韭。

亲手。

亲手。

分送卧龙诗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居士年来病酒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居士年来病酒。肉食百不宜口。
蒲合与波薐,更着同蒿葱韭。
亲手。亲手。分送卧龙诗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的病痛与饮酒的矛盾,以及对朋友的思念。诗中提到“居士年来病酒”,意指作者在长时间的病痛中仍然饮酒,然而“肉食百不宜口”又表现出这种饮酒的禁忌和无奈。接着提到的“蒲合与波薐”,指的是一些食材,说明即使在饮酒时,作者也在关注饮食的健康。最后的“亲手分送卧龙诗友”,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情谊和分享的心情。

注释

  • 居士:指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病酒:指因病而饮的酒,反映了作者的无奈。
  • 肉食百不宜口:意为肉食对健康不利,强调饮食的禁忌。
  • 蒲合与波薐:蒲合和波薐是两种食材,旨在表达作者对饮食的关注。
  • 卧龙:指诸葛亮,作者可能是用这个典故来形容自己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清新、婉约著称。他的作品通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生活,风格细腻、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身体不适之际,可能是因为长期的病痛影响了他的生活,酒成了一种缓解痛苦的方式,同时又与健康饮食产生了矛盾。词中提及的“卧龙诗友”,则暗示了他与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交流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词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居士年来病酒”的开头,直接切入主题,突出了作者的特殊身份和长年病痛的生活状态。随后的“肉食百不宜口”则反映出一种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无奈,以及在饮酒时不得不考虑的饮食禁忌。词中提到的“蒲合与波薐”,不仅是对日常饮食的具体描写,更是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而最后的“亲手分送卧龙诗友”,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个细节让整首词充满了温情,尽管作者身处病痛之中,但对友人的关心和分享却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居士在病痛与友情中挣扎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居士年来病酒:作者以“居士”自称,表明自己隐居的身份,同时反映出因病而饮酒的状况。
  2. 肉食百不宜口:表现了饮酒与健康饮食之间的矛盾,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反思。
  3. 蒲合与波薐,更着同蒿葱韭:细致描写了食材,暗示了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向往。
  4. 亲手。亲手。分送卧龙诗友:强调作者对友人的关心,温暖而真挚的情感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病酒”比喻作者因病痛而不得不依赖酒来缓解情绪。
  • 对仗:词中“蒲合与波薐”与“蒿葱韭”形成对仗,增强了音律的美感。
  • 排比:最后的“亲手”重复,强调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病痛、饮酒和友谊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酒:象征着无奈和逃避。
  • 肉食:反映出对健康的关注。
  • 蒲合与波薐:食材的象征,代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 卧龙:象征友谊和对人才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长卿的“居士”指的是什么?

    • A. 官员
    • B. 隐士
    • C. 文人
    • D.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肉食百不宜口”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 B. 对肉食的喜爱
    • C. 饮酒的乐趣
    • D. 对朋友的关心
  3. “亲手”在诗中重复出现,主要是为了强调什么?

    • A. 作者的心情
    • B. 对饮食的精细
    • C. 对友人的深情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同样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友谊的珍视。
  • 《水调歌头》(苏轼):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长卿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时,都展现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但赵长卿更加注重自我反思,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流露和自然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赵长卿诗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