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不见菊二绝》

时间: 2025-01-27 03:45:04

节物今年事事迟,小春全未到东篱。

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不见菊二绝
范成大 〔宋代〕

节物今年事事迟,小春全未到东篱。
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节气一切都显得迟缓,小阳春还未到来东篱。
可怜我短发的人只能空着帽子,少了那一两枝的菊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节物:指节气、季节变化。
  • 小春:指初秋的气候。
  • 东篱:东边的篱笆,特指东篱菊花,源自陶渊明的诗意。
  • 可怜:表示怜悯或惋惜。
  • 短发:指诗人年纪渐长,头发稀少。
  • 空欹帽:帽子无所依偎,形容孤单或缺少装饰。
  • 欠了:缺少、少了。

典故解析:
“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表达了隐者的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通常在重阳节时盛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澄江,南宋诗人,以词、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富有生活情趣,融汇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习惯上要赏菊和饮菊花酒。诗人在这一日却未能见到盛开的菊花,表达了对节令变化的感慨和自己处境的孤独。


诗歌鉴赏:

《重阳不见菊二绝》是范成大的抒情之作,诗中通过对比节令的变化和个人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时节的迟缓,小阳春的到来似乎总是姗姗来迟,给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感觉。诗人用“可怜”一词来表达对自身境遇的哀伤,短发与空帽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失落与苍凉。尤其“欠了黄花一两枝”,不仅仅是对菊花的渴望,更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敏感观察,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物今年事事迟:强调今年的季节变化缓慢,充满无奈感。
  • 小春全未到东篱:暗示春天的气息尚未到来,东篱的菊花未盛开。
  • 可怜短发空欹帽:短发象征年岁已增,帽子空着则是对孤独的自嘲。
  • 欠了黄花一两枝:表达对菊花的渴望,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缺失。

修辞手法:

  • 对仗:“节物”和“小春”形成对比,体现季节的变化。
  • 拟人:“空欹帽”赋予帽子情感,增添了孤独感。
  • 象征: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表现诗人内心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节令变化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孤独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节物:象征时间的流逝。
  • 小春:代表新的生机与希望。
  • 短发、空帽:象征个体的孤独与失落。
  • 黄花:象征美好与希望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人
    C. 一种食物
    D. 一座山

  2. “欠了黄花一两枝”中“黄花”指代什么?
    A. 玫瑰
    B. 菊花
    C. 兰花
    D. 荷花

  3. 诗人对今年的节气感到怎样?
    A. 早到
    B. 迟缓
    C. 不在意
    D. 高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范成大的诗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孤独感,而李白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自然与人生》
  • 《范成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