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作者: 苏轼 〔宋代〕
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後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是为东坡(苏轼的好友苏东坡)传递信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词人在深邃的玉堂中,感到孤独,想问别后还有谁来探望自己。雪压得小桥无路可走,似乎暗示着一种阻隔与无奈。最后,词人希望能归去,归去,感受江上的春雨,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注释
- 玉堂:指的是宫廷或高官的居所,代表一种富贵和清静的环境。
- 东坡:指苏轼,因其居住在东坡而得名。
- 雪压小桥无路:比喻因雪的重压,导致通往友人的道路被封闭,暗示着孤独感。
- 江上一犁春雨:春雨滋润大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归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成就卓越,尤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苏轼一生历经政治波折,但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此时他身处困境,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反映了他对东坡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期盼。
诗歌鉴赏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词作,体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现实的思考。在词中,苏轼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人在玉堂深处”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他身处高位却感到孤独的感觉,仿佛身边的人已然离去。接着,词人用“雪压小桥无路”来比喻现实的困境,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而“归去,归去”的重复,语气中透出一种急切的心情,反映了他希望逃离现实,回到友人身边的强烈愿望。最后一句“江上一犁春雨”则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希望,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重生。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孤独到渴望,再到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流动。此外,词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苏轼作为词人的独特修养和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向东坡传语:开始即表明这是个传递信息的词,暗示着对友人的思念。
- 人在玉堂深处:描绘词人身处高位却感到孤独的境地。
- 别後有谁来:发问式的句子,表现了对友人来访的渴望。
- 雪压小桥无路:用自然景象比喻现实的困境,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远。
- 归去,归去:情感的高频重复,表现出一种急切和向往。
- 江上一犁春雨:以春雨象征生命的希望,暗示未来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压小桥比喻为人际关系的阻隔,增加了诗意。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保持对仗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重复:通过重复“归去”来强调情感的急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环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美好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堂:象征着高雅、富贵的生活,但同时也暗示着孤独。
- 雪:象征困境和冷漠,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小桥:代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承载着情感的交流。
- 春雨: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雪压小桥无路”中的“小桥”象征什么?
- A. 友谊的通道
- B. 生活的障碍
- C. 自然的景象
- D. 旅行的路径
-
词中反复提到的“归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渴望
- C. 对友谊的思考
- D.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
-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自然景象反思历史与人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使用了梦境和思念的意象,但苏轼的作品更为沉稳,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而李清照的词则更趋向于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