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诗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1-11 05:17:11

性量群分贮水推,圣涵万顷众涵卮。

惊人事业优《尧典》,绝世文章玩《系词》。

博物功深明范合,观天理契彻盈亏。

官骸不负洪钧赋,过此难将意识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性量群分贮水推,圣涵万顷众涵卮。
惊人事业优尧典,绝世文章玩系词。
博物功深明范合,观天理契彻盈亏。
官骸不负洪钧赋,过此难将意识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性与道德的思考,借用水的比喻说明了人们的性情与品德的差异。它赞美了圣者的宽广与包容,能够涵养万方的智者。诗中提到的尧典是古代贤王尧的典范,强调了惊人的事业和杰出的文章。接着,诗人指出广博的知识和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生的得失与变化。最后,诗人感叹官场的腐败与浑浊,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真正理解世事。

注释:

  • 性量:指人的性情与品德。
  • 群分:众多的差异与分化。
  • 贮水推:比喻包容与接纳。
  • 圣涵:指圣人有广大的胸怀。
  • 万顷:形容广大无边。
  • 众涵卮:比喻众多的知识与思想。
  • 惊人事业:非凡的成就。
  • 优尧典:指尧的典范,形容高尚的道德标准。
  • 绝世文章:指独特而出众的文才。
  • 博物功深:知识渊博,研究透彻。
  • 观天理契:观察自然的规律。
  • 官骸:指官场的腐败与庸俗。
  • 洪钧赋:指广泛的赋予或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应星,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和诗人,生于明万历年间,他的学识和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尤其是在科学和自然哲学方面。他的诗歌通常具有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为喻,深入探讨了人性与道德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邃理解。开头的“性量群分贮水推”,将人性比作水,强调了不同人的性情差异,暗示着包容与接纳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圣涵万顷”,则表达了圣者的宽广与博大,展现了理想人格的崇高。

诗中提及的尧典,象征着古代贤明之君的典范,强调事业的伟大与文学的卓越。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当下社会道德的拷问。诗中的“博物功深明范合”,则体现了科学与哲学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见解,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批判,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性量群分贮水推:人性各异,像水一样可以容纳不同的东西,强调包容与接纳。
  2. 圣涵万顷众涵卮:圣人的胸怀如同广袤的海洋,能够容纳众多的思想与情感。
  3. 惊人事业优尧典:令人赞叹的成就,超越了尧的典范,暗含对古代贤明之君的仰慕。
  4. 绝世文章玩系词:独特的文采和风格,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5. 博物功深明范合:广泛的知识与深刻的理解,强调科学与哲学的结合。
  6. 观天理契彻盈亏:观察自然规律,理解人生的得失变化。
  7. 官骸不负洪钧赋:对腐败的官场的失望,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实现理想。
  8. 过此难将意识窥:在如此浑浊的官场中,很难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性比作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包容的意义。
  • 对仗:如“博物功深明范合”,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万顷”,强调了圣人胸怀的广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性、道德、知识和官场的反思,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包容与柔韧。
  • 圣人:代表理想人格与高尚道德。
  • 尧典:古代贤明之君的象征。
  • 天理:自然规律,象征真理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性量”是指什么? A. 人的外貌
    B. 人的性情与品德
    C. 人的财富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称赞
    B. 失望与批判
    C. 无所谓

  3. “博物功深明范合”中的“博物”指什么?
    A. 广泛的知识
    B. 物质的财富
    C. 自然的景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强调豪放与洒脱,而宋应星则更注重内省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应星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人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