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时间: 2025-04-27 07:4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 徐夤 〔唐代〕 废苑荒阶伴绿苔,恩疏长信恨难开。 姑苏麋鹿食思食,楚泽王孙来不来。 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燕昭没后多卿士,千载流芳郭隗台。
白话文翻译:
废弃的园林和荒废的台阶旁,绿苔相伴,因为恩情稀薄,长久的信任和怨恨难以解开。 姑苏的麋鹿在思考吃什么,楚地的王孙是否到来。 草的颜色嫩绿,仿佛是用蓝汁染过,叶子整齐得像是用剪刀精心裁剪过。 燕昭王去世后,许多贤士涌现,郭隗台的名声流传千古。
注释:
- 废苑:废弃的园林。
- 荒阶:荒废的台阶。
- 绿苔:绿色的苔藓。
- 恩疏:恩情稀薄。
- 长信:长久的信任。
- 姑苏:地名,今江苏苏州。
- 麋鹿:一种鹿。
- 楚泽:楚地的湖泊。
- 王孙:贵族子弟。
- 蓝汁:蓝色的染料。
- 剪刀裁:比喻叶子整齐。
- 燕昭: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
- 卿士:贤士。
- 郭隗台:郭隗是燕昭王的重要谋士,郭隗台是其纪念建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草的描写,隐喻了人事变迁和历史沧桑。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夤游历或居住在姑苏时所作,通过对废弃园林和草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废弃园林的荒凉景象,同时隐喻了人事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诗中“废苑荒阶伴绿苔”描绘了一幅荒废的园林景象,绿苔的生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恩疏长信恨难开”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和怨恨的复杂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草的色彩和形态的描写,赋予了草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最后两句通过对燕昭王和郭隗台的提及,强调了贤士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废苑荒阶伴绿苔:描绘了一幅废弃园林的荒凉景象,绿苔的生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 恩疏长信恨难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和怨恨的复杂情感,恩情的稀薄使得长久的信任和怨恨难以解开。
- 姑苏麋鹿食思食:通过姑苏的麋鹿在思考吃什么,隐喻了人事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
- 楚泽王孙来不来:楚地的王孙是否到来,暗示了人事的不确定性和历史的变迁。
- 色嫩似将蓝汁染:草的颜色嫩绿,仿佛是用蓝汁染过,赋予了草以生命和情感。
- 叶齐如把剪刀裁:叶子整齐得像是用剪刀精心裁剪过,形象地描绘了草的形态。
- 燕昭没后多卿士:燕昭王去世后,许多贤士涌现,强调了贤士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
- 千载流芳郭隗台:郭隗台的名声流传千古,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色嫩似将蓝汁染”和“叶齐如把剪刀裁”,通过比喻赋予了草以生命和情感。
- 拟人:如“恩疏长信恨难开”,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拟人化。
- 对仗:如“废苑荒阶伴绿苔”和“恩疏长信恨难开”,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草的描写,隐喻了人事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废弃园林和草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同时通过对燕昭王和郭隗台的提及,强调了贤士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
意象分析:
- 废苑荒阶:废弃的园林和荒废的台阶,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 绿苔:绿色的苔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 姑苏麋鹿:姑苏的麋鹿,隐喻了人事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
- 楚泽王孙:楚地的王孙,暗示了人事的不确定性和历史的变迁。
- 蓝汁染:草的颜色嫩绿,仿佛是用蓝汁染过,赋予了草以生命和情感。
- 剪刀裁:叶子整齐得像是用剪刀精心裁剪过,形象地描绘了草的形态。
- 燕昭王: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强调了贤士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
- 郭隗台:郭隗台的名声流传千古,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废苑荒阶伴绿苔”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华的园林 B. 废弃的园林 C. 热闹的市场 D. 宁静的乡村
-
“恩疏长信恨难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怨恨 D. 信任
-
“姑苏麋鹿食思食”隐喻了什么? A. 人事的变迁 B. 自然的循环 C. 战争的残酷 D. 爱情的甜蜜
-
“楚泽王孙来不来”暗示了什么? A. 人事的不确定性 B. 历史的变迁 C. 自然的循环 D. 战争的残酷
-
“燕昭没后多卿士”强调了什么? A. 贤士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 B. 战争的残酷 C. 爱情的甜蜜 D. 自然的循环
答案:
- B
- C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夤《草》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 徐夤《草》与王维《山居秋暝》:前者通过对废弃园林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后者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可以深入了解徐夤《草》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