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时间: 2025-01-10 22:24:20

去无珠履为上宾,进船申浦忆春申。

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

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更新。

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梅尧臣

去无珠履为上宾,
进船申浦忆春申。
江田插秧鹁姑雨,
丝网得鱼云母鳞。
青天折桂香未灭,
紫豉煮莼甘更新。
平时况可乐风月,
吴物信美聊前陈。

白话文翻译

离去时没有华丽的鞋子,
作为上宾来到这里。
驶上船只,来到申浦,想起春天的申。
江田里插秧时鹁鸪在下雨,
用丝网捕到的鱼闪着云母鳞片。
在蓝天之下折桂的香气还未散去,
用紫豉煮莼菜味道甘甜更新。
平常日子里更能享受风月,
吴地的美物真令人怀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珠履:华丽的鞋子,这里用来形容身份的高贵。
  • 上宾:尊贵的客人。
  • 申浦:指的是春申地,古地名,今江苏江阴一带。
  • 江田:江河的田地,水田。
  • 鹁姑:一种鸟,常在下雨时出现。
  • 丝网:用丝编织的渔网。
  • 云母鳞:鱼的鳞片,闪烁着光泽。
  • 折桂:比喻获得荣誉,桂花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紫豉:一种豆类,常用于烹饪。
  • :一种水生植物, edible plant in Chinese cuisine.
  • 平时:平常的日子。

典故解析

“折桂”常用来形容考取功名,源于古代科举考试的桂冠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薷,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雅、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在宋代诗坛有重要地位,特别在描绘山水和田园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送别友人晁太祝之际,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有关,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自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江阴风土人情的赞美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以“去无珠履”为开篇,展现了作者的谦逊态度,而后通过“进船申浦”引入江河水乡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诗中多处描写自然景色,如“江田插秧鹁姑雨”,生动刻画了农田耕作的场景,体现农村生活的恬淡。

接下来,“青天折桂香未灭”句中,桂香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美好,也寓意着人生的追求与荣耀。诗的最后两句,提及吴地的美物,彰显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暖而亲切,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无珠履为上宾:表达了作者不追求华丽,保持谦逊的态度。
  2. 进船申浦忆春申:描绘了乘船进入申浦,回忆春天的美好。
  3. 江田插秧鹁姑雨:展现了农村劳作的景象,鹁鸪在雨中飞舞。
  4. 丝网得鱼云母鳞:用渔网捕到的鱼闪着光泽,渔获丰盈。
  5. 青天折桂香未灭:蓝天之下,桂花香气仍在,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6. 紫豉煮莼甘更新:紫豉与莼菜的美味,表现了生活的滋味。
  7. 平时况可乐风月:在平常的日子中,享受自然的乐趣。
  8. 吴物信美聊前陈:回忆吴地的美好物产,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青天折桂”和“紫豉煮莼”,形成和谐的音韵与意象,增添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珍重以及对生活的热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履:象征身份与地位。
  • 江田:代表农村生活的真实。
  • 鹁姑:自然生灵,体现生动的乡村气息。
  • 桂香:象征美好与荣誉。
  • 紫豉、莼菜:代表生活的美味与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珠履”象征什么? A. 华丽的身份
    B. 贫穷的生活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A

  2. “青天折桂”中“折桂”指的是什么? A. 采摘桂花
    B. 取得功名
    C. 尝试新事物
    答案:B

  3. 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主要用在哪些意象上? A. 雨与鱼
    B. 月与星
    C. 风与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较,两首诗在表达送别情感上有所不同。梅尧臣的诗更注重对自然风景与乡土情怀的描绘,而王维则渗透着更多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梅尧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