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薇花树小楼东,
日炙霞蒸似锦红。
过了春风到秋露,
可堪零落碧苔中。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的东边,紫薇花树盛开,
阳光炙烤,霞光蒸腾,仿佛锦缎般的红色。
春风已经过去,秋露悄然降临,
这花儿的凋零,真让人心疼,落在碧绿的苔藓之中。
注释:
- 紫薇花:一种花朵美丽的植物,常用于庭院和公园中。
- 小楼:指小型的楼阁,通常用于休憩或观景。
- 日炙:阳光炙烤。
- 霞蒸:霞光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形容光彩照人。
- 碧苔:指绿色的苔藓,表现自然中的清幽与宁静。
典故解析:
“紫薇”在古代常象征着美丽和爱情,而“春风”、“秋露”则分别代表着生机与凋零,反映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梦阮,号千里,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诗词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及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身世的困惑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紫薇花的盛开与凋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惆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紫薇花的盛放与凋落作为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深思与感伤。开头两句描绘出紫薇花的艳丽与生机,象征着青春的美好,正如人们在春天时的朝气蓬勃。然而,随着“过了春风到秋露”的转折,诗人迅速将时光的流逝展现出来,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可挽回的惆怅。最后一句“可堪零落碧苔中”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落花的无奈与生命的脆弱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薇花树小楼东:描绘出小楼旁边的紫薇花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日炙霞蒸似锦红:通过对光与色的描写,展现花朵在阳光下的绚丽,反映出生命的活力。
- 过了春风到秋露:时间的流逝从春天转到秋天,暗示着生命的变化。
- 可堪零落碧苔中:落花的景象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色彩比作“锦红”,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薇花:象征青春、美丽与爱情。
- 小楼:代表隐逸与恬静的生活。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秋露:代表凋零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薇花树是位于哪里?
- A. 小楼西
- B. 小楼东
- C. 小楼南
- D. 小楼北
-
诗中“日炙霞蒸似锦红”的意思是什么?
- A. 花朵凋落
- B. 花朵盛开
- C. 霞光暗淡
- D. 阳光强烈
-
“可堪零落碧苔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惆怅
- C. 怒火
-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