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饮》

时间: 2025-02-04 16:09:04

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夸。

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

对酒无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花饮 邵雍 〔宋代〕 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夸。 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 对酒无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

白话文翻译:

人们常说物质之外有如烟似霞的美景,但这些美景又何足夸耀呢? 如果能以比较的心态来享受快乐,那么无忧无虑的生活就是仙境。 百年的光阴难以留住,十天的花期也无法挽留。 对着酒却没有花,那是对酒的辜负;对着花却没有酒,那是对花的亏欠。

注释:

  • 物外:指物质世界之外,常用来形容超脱世俗的境界。
  • 烟霞:形容美丽的景色,如云雾缭绕的山川。
  • 校量:比较、衡量。
  • 忧挠:忧虑和烦恼。
  • 仙家:指仙境或仙人的居所。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这里代指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性和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无忧无虑,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诗中通过对花与酒的描述,表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物外烟霞”与“仙家”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结尾的“对酒无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则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强调了花与酒相辅相成的关系,寓意人生中的美好事物应当共同享受,不可偏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夸。”:人们常说物质之外有美丽的景色,但这些景色并不值得过分夸耀。
  2. “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如果能以比较的心态来享受快乐,那么无忧无虑的生活就是仙境。
  3.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百年的光阴难以留住,十天的花期也无法挽留。
  4. “对酒无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对着酒却没有花,那是对酒的辜负;对着花却没有酒,那是对花的亏欠。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对酒无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
  • 比喻:用“烟霞”比喻美丽的景色,用“仙家”比喻无忧无虑的生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通过对比花与酒的关系,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美丽的景色,象征着外在的物质享受。
  • 仙家:无忧无虑的生活,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 芳菲:花草的香气,代指花,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物外烟霞”指的是什么? A. 物质世界之外的美丽景色 B. 物质世界之内的美丽景色 C. 物质世界之外的烦恼 D. 物质世界之内的烦恼

  2. 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什么? A. 外在的物质享受 B. 内心的无忧无虑 C. 比较的心态 D. 珍惜当下

  3. 诗中“对酒无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表达了什么? A. 花与酒无关 B. 花与酒相辅相成 C. 花与酒相互排斥 D. 花与酒相互替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对花饮》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但邵雍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