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吟》

时间: 2025-02-04 15:50:56

君子小人正相反,上智下愚诚不移。

冶葛根非连灵芝,奈何生与天地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吟 君子小人正相反, 上智下愚诚不移。 冶葛根非连灵芝, 奈何生与天地齐。

白话文翻译:

君子和小人正好相反, 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确实不会改变。 毒草的根和灵芝不可能相连, 但为何它们能与天地共存。

注释:

  • 君子小人:指品德高尚的人和品德低下的人。
  • 上智下愚:指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
  • 冶葛:一种有毒的植物。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材,常被视为吉祥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上智与下愚,以及冶葛与灵芝,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本质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和人性复杂性的关注。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诗歌鉴赏: 邵雍的这首《感事吟》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象的矛盾。诗中“君子小人正相反”一句,直接点明了品德高尚与低下的对立,而“上智下愚诚不移”则进一步强调了智愚的固有属性。后两句通过冶葛与灵芝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善恶并存、难以区分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天地间万物共存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诗人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品德的差异。
    • 第二句:“上智”与“下愚”的对比,强调了智力的固有属性。
    • 第三句:用“冶葛”与“灵芝”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善恶并存的现实。
    • 第四句: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天地间万物共存的哲学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君子与小人、上智与下愚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 比喻:冶葛与灵芝的比喻,形象生动,加深了理解。
  • 主题思想: 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本质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君子、小人:品德的象征。
    • 上智、下愚:智力的象征。
    • 冶葛、灵芝:善恶并存的象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子小人正相反”一句,主要强调了什么? A. 品德的差异 B. 智力的差异 C. 外貌的差异 D. 财富的差异
    2. “冶葛根非连灵芝”一句中的“冶葛”和“灵芝”分别象征什么? A. 善与恶 B. 美与丑 C. 富与贫 D. 智与愚
    3. 诗的最后一句“奈何生与天地齐”表达了什么? A. 对天地间万物共存的哲学思考 B. 对天地间万物不共存的哲学思考 C. 对天地间万物共存的悲观思考 D. 对天地间万物不共存的乐观思考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伊川吟》等,进一步了解其理学思想和诗歌风格。
  •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