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7 04:18:44

昨年燕子衔花去。

春色难留住。

前年人倚画楼东。

惆怅一帘飞絮、暮烟中。

今年又是酴醾节。

此景还如昔。

小廊立尽看归鸦。

却恨无情芳草、遍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昨年燕子衔花去。
春色难留住。
前年人倚画楼东。
惆怅一帘飞絮暮烟中。

今年又是酴醾节。
此景还如昔。
小廊立尽看归鸦。
却恨无情芳草遍天涯。

白话文翻译

去年燕子衔着花儿飞走了,
春天的景色难以留住。
前年我倚在画楼的东边,
惆怅地看着一帘飞絮在暮烟中。

今年又到了酴醾节,
这一切的景象依旧如昔。
我在小廊中伫立,凝望归来的乌鸦,
却恨无情的芳草遍布天涯。

注释

字词注释

  • 燕子:指春天的燕子,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
  • 衔花:指燕子叼着花儿,寓意春天的到来。
  • 酴醾节:又称“清明节”,是春季的重要节日。
  • 飞絮:指飘飞的柳絮,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归鸦:指归巢的乌鸦,带有归属的象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酴醾节”与春天的传统节日有关,常常用以寄托对春天的怀念与感伤。
  • “一帘飞絮”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离别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女词人,生于江南,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文人的赞誉。她的词风清丽、细腻,常以女性的视角感知自然与人生。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了对春天与过往岁月的细腻怀念的词作。诗中通过燕子、飞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春天即逝的氛围,诗人以“昨年燕子衔花去”开篇,便引入了对往昔的追忆。燕子作为春的使者,其离去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紧接着,诗人回忆起前年在画楼东的情景,独自倚靠,面对飞絮与暮烟,心中满是惆怅。这里的“飞絮”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人生无常的隐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

进入下阕,诗人再次提到酴醾节,表明时光的流逝与节令的循环。尽管“此景还如昔”,却无法抚平心中的遗憾与孤独。小廊中静静等待归鸦的景象,虽有归属感,却也让人感受到无情的芳草遍及天涯,象征着无尽的离别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叙述,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年燕子衔花去:去年春天的燕子叼着花儿飞走,暗示春天的来临与去留。
  2. 春色难留住:春天的美丽景色无法长久保留,表达了时光的匆匆。
  3. 前年人倚画楼东:前年我倚靠在东边的画楼,表现出回忆中的孤独。
  4. 惆怅一帘飞絮暮烟中:在飞絮与暮烟中感到惆怅,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5. 今年又是酴醾节:到了今年的酴醾节,时光依旧在流逝。
  6. 此景还如昔:这一切的景象依旧如往年般熟悉。
  7. 小廊立尽看归鸦:在小廊中伫立,凝望归来的乌鸦,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
  8. 却恨无情芳草遍天涯:恨不得无情的芳草遍布天涯,强调了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与春天的离去进行比喻,增强了时光流逝的感伤。
  • 拟人:将春色与芳草赋予生命,使得情感更为细腻。
  • 对仗:诗句中常见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往昔的追忆,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基调浓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 飞絮:象征着离别与时光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 归鸦:象征着归属与团圆,同时也暗示着无情的离别。
  • 芳草:象征着无情的岁月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酴醾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欢快
    B. 愤怒
    C. 怀念与惆怅
    D. 无所谓

  3. 诗中的“飞絮”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离别与时光流逝
    C. 快乐
    D. 友情

答案

  1. B. 清明节
  2. C. 怀念与惆怅
  3. B. 离别与时光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可以将《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展现出不同女性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洞察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