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夜不见月兼邀储太仆不至 徐祯卿 〔明代〕
今夜中秋月,云端空复情。 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 桂子飘何处,边鸿度有声。 他乡对家酝,愁绝为谁倾。
白话文翻译:
今晚是中秋之夜,但月亮被云层遮蔽,只能在云端空自表达情感。 人世间都感到寂寞,而天外的月亮却独自明亮清晰。 桂花的香气不知飘向何处,边疆的鸿雁飞过时发出声响。 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满怀愁绪却不知向谁倾诉。
注释:
- 云端空复情:云层之上,月亮空自表达情感,指月亮被云遮蔽。
- 人间同寂寞:人世间都感到寂寞。
- 天外独分明:天外的月亮却独自明亮清晰。
- 桂子:指桂花。
- 边鸿:边疆的鸿雁。
- 家酝:家中的美酒。
- 愁绝:极度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因云遮月而感到寂寞,同时邀请的朋友未至,增添了孤独和愁绪。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诗人原本期待与朋友共赏明月,但因云遮月和朋友未至,感到格外寂寞和愁苦,遂作此诗以抒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中秋夜不见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寂寞和愁绪。首句“今夜中秋月,云端空复情”即点明了主题,月亮被云遮蔽,只能在云端空自表达情感,暗喻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孤寂。后句“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对比鲜明,人间的寂寞与天外月亮的明亮形成反差,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桂花的香气和边鸿的鸣声,增添了诗中的意象,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最后两句“他乡对家酝,愁绝为谁倾”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却无人共饮,满怀愁绪无处倾诉的苦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夜中秋月,云端空复情”:中秋之夜,月亮被云遮蔽,只能在云端空自表达情感,暗喻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孤寂。
- “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人间的寂寞与天外月亮的明亮形成反差,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 “桂子飘何处,边鸿度有声”:桂花的香气和边鸿的鸣声,增添了诗中的意象,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 “他乡对家酝,愁绝为谁倾”:诗人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却无人共饮,满怀愁绪无处倾诉的苦闷。
修辞手法:
- 对比:“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通过人间与天外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 拟人:“云端空复情”将月亮拟人化,表达了月亮的无奈和诗人的孤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中秋夜因云遮月和朋友未至而感到的寂寞和愁绪,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加深了诗的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和美好的愿望,被云遮蔽则暗喻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桂花:象征中秋的香气,飘散不知去向,增添了诗中的意象。
- 边鸿:象征远方的思念,鸣声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端空复情”指的是什么? A. 云层之上,月亮空自表达情感 B. 云层之下,月亮空自表达情感 C. 云层之上,诗人空自表达情感 D. 云层之下,诗人空自表达情感
-
诗中“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表达了什么? A. 人间的寂寞与天外月亮的明亮形成反差 B. 人间的寂寞与天外月亮的暗淡形成反差 C. 人间的欢乐与天外月亮的明亮形成反差 D. 人间的欢乐与天外月亮的暗淡形成反差
-
诗中“他乡对家酝,愁绝为谁倾”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却无人共饮,满怀愁绪无处倾诉的苦闷 B. 诗人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却无人共饮,满怀欢乐无处分享的喜悦 C. 诗人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却无人共饮,满怀愁绪有人倾诉的安慰 D. 诗人在他乡对着家中的美酒,却无人共饮,满怀欢乐有人分享的快乐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中秋夜的情感,但苏轼的诗更加豁达和超脱。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中秋夜不见月兼邀储太仆不至》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比,前者表达的是寂寞和愁绪,后者则更加豁达和超脱。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