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2-04 15:49: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台百尺凌歊起。轻命危阑倚。 不辞日日望长安。多少龙楼凤阙五云端。 乌头马角君休问。天与安排定。 拟将身世付渔竿。已是北湖南埭水漫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高台的人,站在百尺高的地方,眺望远方。尽管生命脆弱,他依然倚靠在危险的栏杆上,日复一日地向往长安。这长安的美景中,有无数的龙楼凤阙耸立在云端之上。对于那些问他乌头马角的朋友,他不愿多加解释,似乎一切都是天意安排。他打算将自己的身世寄托在渔竿上,心中感叹已是北湖的水波荡漾。
注释
- 高台百尺:形容高台非常高,百尺指约三十米。
- 凌歊起:凌空而起,指高耸入云。
- 轻命:指生命轻如鸿毛,脆弱不堪。
- 危阑:指危险的栏杆。
- 长安:古都,象征繁华和理想的归宿。
- 龙楼凤阙:指高大的宫殿和楼阁。
- 乌头马角:可能指代某种美好事物的象征。
- 天与安排定:天意已然注定。
- 渔竿:象征寄托和隐逸的生活。
- 北湖南埭水漫漫:描绘了北湖水波荡漾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尔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他的诗作在当时文学界有一定影响,尤其以其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著称。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描写高台远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高台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而轻命则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中提到的长安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归宿。那“龙楼凤阙”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繁华的宫殿,映衬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乌头马角的提及,则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但诗人选择了顺其自然,认为“天与安排定”,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最后,拟将身世付渔竿,标志着诗人希望归隐山水、超脱尘世的心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兼具哲理思考与自然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台百尺凌歊起:描绘高台的壮观,体现出一种孤独的高度。
- 轻命危阑倚:表明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暗示内心的不安。
- 不辞日日望长安: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执着向往。
- 多少龙楼凤阙五云端:展现长安的繁华,增添了诗的美感。
- 乌头马角君休问:对他人询问的无奈回应,表现出一种超然态度。
- 天与安排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改变,体现出对天命的接受。
- 拟将身世付渔竿:象征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隐逸。
- 已是北湖南埭水漫漫:描绘出北湖的广阔与宁静,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轻命”比喻生命的脆弱,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 意象:高台、长安、渔竿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于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 长安:象征繁华与理想归宿。
- 渔竿:象征隐逸与自由生活。
- 北湖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繁华与理想的归宿
- C. 生命的脆弱
- D. 隐逸生活
-
填空题:诗人打算将自己的身世付于_____(填入适当词汇)。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乌头马角”代表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对/错)
答案
- B
- 渔竿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虞美人》:两者均表达对理想的渴望,但李清照更多描写情感的细腻,而张尔田则更突出对命运的思考与接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