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4 23:1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残岁尽春将至,
蓓蕾含新翠。
宵来皓月亦东升,
人静犹移梅影上疏棂。
任教往事随风去,
肠断浑无据。
干云纵乏上天梯,
烛暗星斜去路未应迷。
白话文翻译
随着腊月的结束,年终将至,春天即将来临,含苞待放的花蕾闪烁着新生的绿意。夜晚皓月东升,万物静谧,月影依然在空旷的窗棂上轻轻摇曳。尽管往事已随风而逝,心中却依旧感到一阵难以割舍的痛楚。即便天空高远、云层稀薄,我也无路可走,烛光微弱,星星斜斜地照着前路,似乎更让我迷惘。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 蓓蕾:花蕾,指尚未开放的花。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梅影:梅花的影子。
- 肠断:形容心中悲伤,像肠子断了一样。
- 干云:高空的云。
- 上天梯:指通往天上的道路,暗喻困难的处境。
- 烛暗:烛光微弱。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用于表达孤独和坚守。
- 东升的月亮:寓意着新的希望与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于美,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情感著称。生于动荡的年代,他的诗歌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末年初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同时反映出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岁末冬季与即将到来的春天之间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便用“腊残岁尽春将至”引出春天的希望,接着“蓓蕾含新翠”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展现出一种新生的美好。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转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往事的追忆和难以释怀的痛苦。诗中“肠断浑无据”的情感表达,既有对往事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最后一句“路未应迷”更是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管有烛光的微弱指引,但心中的迷茫依旧难以消散。诗歌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方式,增强了音乐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残岁尽春将至”:腊月结束,年终将至,春天即将到来,暗示着希望与变化。
- “蓓蕾含新翠”:新芽与花蕾含苞待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宵来皓月亦东升”:夜晚明月东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人静犹移梅影上疏棂”:在静谧的夜晚,梅花的影子在窗棂上摇曳,增加了诗的意境。
- “任教往事随风去”:往事已随风而去,表达了对过去的淡淡惋惜。
- “肠断浑无据”:心中痛楚难以言说,情感深邃而复杂。
- “干云纵乏上天梯”:尽管云层稀薄,前方的路依然艰难。
- “烛暗星斜去路未应迷”:微弱的烛光与斜斜的星光让人迷惑,暗示未来的不可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随风而去的东西,增强了情感的虚无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替,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的期待与对往事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迷茫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梅:象征着坚韧与孤独。
- 月: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烛光:象征着微弱的希望与指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腊”指的是哪个月份?
A. 十二月
B. 一月
C. 二月 -
“肠断”的意思是什么?
A. 身体不适
B. 心中悲伤
C. 失去方向 -
诗中的“梅影”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孤独与坚守
B. 快乐与欢愉
C. 迷茫与失落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出一种对生命复苏的欣喜,但其情感较为明朗,与茅于美的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解读: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同一主题下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茅于美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孟浩然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象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