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图》
时间: 2025-01-26 06:49: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马蹄惊处,见牧羊龙女,风鬟雨鬓。手持双鲤,嘱向书生传信。还把鲛绡微揾,似欲拭泪珠相赆。休言别语殷勤,绣不出来声韵。垂问。依稀若应,宛斜睇双眸,将人细认。还宫奏乐,筵畔料还低瞬。日后终谐姻分,笑濯锦小儿空聘。此时此际如何,愿得神丝再翻。
白话文翻译:
马蹄声响处,看到牧羊的龙女,风吹雨打的样子。她手中握着双鲤,嘱托书生传递信件。她还用鲛绡轻轻擦拭,似乎想要拭去泪水。不要说那依依惜别的话语,绣花的技艺无法表露出声韵。轻声询问,依稀似乎得到了回应,微微斜视的双眸,细细辨认着他。宫中奏乐,筵席旁大概又低下了头。日后终究会成就婚姻,笑着把锦绣的小儿子空中聘求。此时此刻该如何,愿得神丝再度翻转。
注释:
- 马蹄惊处:马蹄声响起的地方。
- 龙女:传说中的龙的女儿,象征着仙女或美丽的女子。
- 双鲤:象征着传递的信件,鲤鱼在中国文化中常与传信、吉祥相关。
- 鲛绡:一种轻柔的丝绸,常用来擦拭,象征柔情。
- 声韵:指诗歌的音韵,强调绣花技艺的局限。
典故解析:
“龙女”在古代文学中常指代美丽而又神秘的女子,常与水有关。而双鲤则是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与传信的寓意,结合了爱情与信任的元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闻名。她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出女性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期待与无奈。它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柔情,还隐含了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双双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龙女对书生的深情厚谊。开篇的“马蹄惊处”即刻引入读者的视野,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诗中对龙女的描绘,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情感的细腻,表现了她作为女性的脆弱与坚韧。手持双鲤的细节,不仅是对信件的传递,更是承载着爱情的期盼。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丰富,既有期盼的柔情,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休言别语殷勤”,不仅反映了离别时的情感纠结,更突出了绣花技艺的局限,象征着言语无法完全传达内心的情感。最后的“愿得神丝再翻”,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希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蹄惊处:描写场景,暗示紧张的情感。
- 见牧羊龙女:引入角色,象征美丽与神秘。
- 手持双鲤:传递信件,象征爱情的寄托。
- 嘱向书生传信:表明龙女的期望与依赖。
- 鲛绡微揾:细腻的情感描写,象征着温柔。
- 休言别语殷勤:表达离别的复杂情感。
- 垂问:细节描写,增添情感的深度。
- 宛斜睇双眸:强调观察与认知的细腻。
- 宫奏乐:暗示美好的未来。
- 日后终谐姻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 愿得神丝再翻:渴望美好的结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双鲤”比喻信件。
- 拟人:龙女的情感被赋予人性。
- 对仗:如“风鬟雨鬓”,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渴望与无奈的复杂心情,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女:美丽、神秘,象征女性的柔情。
- 双鲤:吉祥、传信,代表爱情的寄托。
- 鲛绡:柔和、温情,象征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马蹄惊处”意指: A. 马蹄声响起的地方
B. 宁静的环境
C. 牧羊的乡村
D. 书生的家 -
诗中提到的“龙女”象征: A. 英勇的战士
B. 美丽而神秘的女子
C. 传统的母亲
D. 诗人的灵感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离骚》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较,董以宁的《双双燕》更多地体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深情,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两者均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