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亚之沿湖冒雨归》
时间: 2025-01-11 02:4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禽鸣滑滑溅泥涂,赖有云巢眼不孤。 天外黑风迷鹫岭,槛前流水忆鹅湖。 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 收拾残红付春去,四时光景任三无。
白话文翻译:
鸟儿鸣叫,泥泞溅起,幸有云巢相伴,眼中不感孤独。 天边黑风使鹫岭迷茫,槛前流水让我想起鹅湖。 攀登险峻的石阶,曲折如九折坂,欣赏新诗如同捧着百斛珍珠。 收拾起残落的花瓣,让春天离去,四季的景色任由其变幻。
注释:
- 禽鸣滑滑溅泥涂:禽鸣,鸟叫声;滑滑,形容泥泞的样子;溅泥涂,泥水飞溅。
- 赖有云巢眼不孤:赖有,幸亏有;云巢,指高处的居所或隐居之地;眼不孤,眼中不感到孤独。
- 天外黑风迷鹫岭:天外,指极远的地方;黑风,形容风势猛烈;迷鹫岭,使鹫岭(山名,此处象征高远之地)迷茫。
- 槛前流水忆鹅湖:槛前,门前;流水,流动的水;忆鹅湖,回忆起鹅湖(地名,此处象征美好的回忆)。
- 跻攀危磴九折坂:跻攀,攀登;危磴,险峻的石阶;九折坂,形容道路曲折险峻。
- 捧玩新诗百斛珠:捧玩,欣赏;新诗,新创作的诗;百斛珠,比喻诗篇珍贵如珍珠。
- 收拾残红付春去:收拾,整理;残红,落花;付春去,让春天离去。
- 四时光景任三无:四时,四季;光景,景色;任三无,任由其变幻,无所拘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情怀。此诗可能创作于他隐居或游历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嵲在游历或隐居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提到的“云巢”、“鹫岭”、“鹅湖”等地名,可能都是他实际游历或隐居的地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鸟鸣、泥泞、黑风、流水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隐逸、超脱的氛围。诗中“赖有云巢眼不孤”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即使面对自然的艰辛,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后文通过对攀登险峻石阶和欣赏新诗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两句“收拾残红付春去,四时光景任三无”,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顺应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禽鸣滑滑溅泥涂”:通过鸟鸣和泥泞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和真实。
- “赖有云巢眼不孤”: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即使面对孤独,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 “天外黑风迷鹫岭”:通过黑风和鹫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远、迷茫的氛围。
- “槛前流水忆鹅湖”:通过对流水的描写,引发对美好回忆的联想。
- “跻攀危磴九折坂”:展现了攀登险峻石阶的艰辛,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捧玩新诗百斛珠”:通过对新诗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收拾残红付春去”: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顺应,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 “四时光景任三无”: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对四季变化无所拘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捧玩新诗百斛珠”,将新诗比作珍贵的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如“天外黑风迷鹫岭”,将黑风拟人化,使其具有迷惑鹫岭的能力。
- 对仗:如“禽鸣滑滑溅泥涂,赖有云巢眼不孤”,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变化的顺应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体验,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禽鸣:象征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 泥涂:象征自然的艰辛和真实。
- 云巢:象征隐居生活的精神寄托。
- 黑风:象征高远、迷茫的氛围。
- 流水:象征美好的回忆和时间的流逝。
- 危磴: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攀登的艰辛。
- 新诗:象征诗歌创作的热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 残红:象征自然变化的顺应和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赖有云巢眼不孤”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什么? A. 物质寄托 B. 精神寄托 C. 情感寄托 D. 社会寄托 答案:B
-
诗中“捧玩新诗百斛珠”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收拾残红付春去”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顺应? A. 社会变化 B. 自然变化 C. 情感变化 D. 思想变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 杜甫《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张嵲《次韵王亚之沿湖冒雨归》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张嵲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