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

时间: 2025-02-04 15:36:32

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

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俄停风暂弱,既远烟重护。

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
——杨基 〔明代〕

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
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俄停风暂弱,既远烟重护。
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山水之间的景象,山和船似乎在一起移动,船停时山也随之显现。青山之中没有故人,过客总是来去匆匆。起初离开那蜿蜒的山谷,接着又看见错落有致的树木。当船头转向时,暮色已渐渐分明,帆船在秋天的雾气中穿行。忽然间风微弱下来,远处的烟雾愈加浓重。离别的情感便与山水相连,目送君子离去,不禁多次回头凝望。

注释:

  • :追随,跟随。
  • :停留,停住。
  • 故人:老朋友,这里暗指在山中无知心友人。
  • 逶迤:形容山谷的蜿蜒曲折。
  • 参差:形容树木高低错落的样子。
  • :船头,指船的方向。
  • :雾气,指秋季的薄雾。
  • 重护:浓重的烟雾仿佛在保护着远方的景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基,字宗仁,号清逸,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03年,卒于1582年。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作者在仕途和生活上经历变迁之际,诗中描绘的送别场景体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行山水间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感情。首联“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开篇,给人一种舟与山相互依存的和谐美感。接下来的“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则转为孤独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描绘了离开蜿蜒山谷后的景象,意象的转换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与人生旅途的无常。后面的“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宁静之美,秋天的氛围则更添一份伤感。最后两句“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表达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宛如山水之间的长久陪伴。

整首诗运用形象生动的自然意象,巧妙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舟行山亦移:船在水中行驶,仿佛山也在移动,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
    2. 山尽舟亦住:山停止时,舟也随之停住,寓意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3. 青山无故人:青山之中没有老朋友,感受到孤独。
    4. 行人自来去:过客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反映了人生的短暂。
    5. 初辞逶迤谷:初次告别蜿蜒的山谷,暗示离别的渐行渐远。
    6. 复接参差树:接着看到错落的树木,描绘了沿途的风景。
    7. 柁转暮色分:船头转动时,暮色逐渐清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8. 帆驶秋岚度:帆船在秋天的薄雾中行驶,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9. 俄停风暂弱:突然间风势减弱,暗示离别的宁静时刻。
    10. 既远烟重护:远处的烟雾愈加浓重,象征着离别的愁绪。
    11. 别意即山情:离别的感受与山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12. 依君屡回顾:多次回头望去,体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舟行山亦移”)、拟人(如“青山无故人”)、对仗(如“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亦可代表孤独和漂泊。
  • :象征着坚韧与永恒,同时也反映出人的孤独感。
  • 秋岚:代表着离别时的伤感和自然的宁静。
  • 烟雾:象征着模糊的未来和离别的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舟行山亦移”的意思是: A. 船在移动,山静止不动
    B. 船山相依,似乎共同移动
    C. 山在移动,船静止不动
    D. 船与山无关

  2.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表达的情感是: A. 友谊长存
    B. 孤独与离别
    C. 旅游的愉快
    D. 生活的繁忙

  3. 诗中提到的“柁转暮色分”意在强调: A. 船的快速
    B. 时间的流逝
    C. 夜晚的来临
    D. 风的强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杨基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意象,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与理解》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