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效韦体寄道衍》

时间: 2025-02-04 15:37:08

丛林翳重冈,迢递僧居独。

凭轩一怅望,春雨蘼芜绿。

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

忆尔讽经余,袈裟坐深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效韦体寄道衍
作者: 杨基 〔明代〕

丛林翳重冈,迢递僧居独。
凭轩一怅望,春雨蘼芜绿。
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
忆尔讽经余,袈裟坐深竹。

白话文翻译:

在浓密的丛林和高耸的山冈之间,僧人的居所显得孤独而遥远。
我倚靠在窗前,心中感到一阵惆怅,春雨淋漓,绿意盎然。
泉水的清香伴着花瓣飘落在山涧,窗外是松树环绕着我的屋舍。
我想起你在竹林深处诵读经文的情景,身披袈裟,静谧安详。

注释:

  • 丛林翳重冈:丛林遮蔽了高大的山冈,意指环境幽静。
  • 迢递:形容距离遥远,延绵不绝。
  • 怅望:怅惘地望着,心中感到失落。
  • 蘼芜绿:春雨滋润下的植物,形容春天的生机。
  • 泉香花落涧:泉水的香气和花瓣的飘落,描绘自然的美。
  • 窗暝松围屋:窗外是松树围绕着屋子,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忆尔讽经余:怀念你在诵读经文的情景。
  • 袈裟:僧人所穿的法衣,象征佛教徒的身份。

典故解析:

  • 韦体: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隐居生活的情感。
  • 道衍:可能指道教或佛教的教义,反映诗人对宗教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博览群书,尤其精通诗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雨时节,作者身处僧居,心中思绪万千,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友人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雨中效韦体寄道衍》是一首表现春雨与隐居生活的佳作。全诗通过描绘春雨中幽静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前两句以“丛林翳重冈,迢递僧居独”开篇,展现了作者身处高山丛林间的孤寂,突显出僧居的静谧和遥远。接下来的“凭轩一怅望,春雨蘼芜绿”则让人感受到春雨滋润下的生机,诗人凭窗而望,心中不免生出惆怅,反映了与自然的深切联系。

后两句“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更是将自然的气息与静谧的环境结合,泉水的清香与花瓣的飘落,构成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而最后一句“忆尔讽经余,袈裟坐深竹”则将思绪转向友人,表现出对朋友的怀念与钦佩,袈裟的形象更增添了一份禅意,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丛林翳重冈:丛林浓密遮蔽了高山,描绘出周围环境的幽静。
  2. 迢递僧居独:僧人的居所显得遥远而孤独,暗示内心的孤寂。
  3. 凭轩一怅望:从窗前眺望,心中生出愁绪。
  4. 春雨蘼芜绿:春雨滋润下的植物,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5. 泉香花落涧:溪水的香气与花瓣的飘落,描绘自然的美。
  6. 窗暝松围屋:窗外松树环绕,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7. 忆尔讽经余:怀念友人诵读经文的情景,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8. 袈裟坐深竹:袈裟的形象与竹林的结合,增添了禅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自然的美。
  • 对仗:例如“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孤独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林:象征自然的幽静。
  • 僧居:象征隐居生活。
  • 春雨:象征生命的滋润。
  • 袈裟:象征佛教信仰与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林翳重冈”中的“翳”字意思是: A. 轻
    B. 遮蔽
    C. 开放
    D. 明亮

  2. “忆尔讽经余”中的“尔”指代的是: A. 自己
    B. 朋友
    C. 自然
    D. 僧人

  3.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是: A. 欢乐
    B. 悲伤
    C. 宁静
    D. 恼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韦应物《滁州西涧》: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但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清幽。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为背景,展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沉静,体现出隐士生活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