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萍赠陈久中》

时间: 2025-02-04 15:30:38

浮踪散寒星,一夕生无数。

鱼跳翠乍开,沤过青还聚。

微风和影去,急雨连根露。

惆怅别君时,杨花满衣絮。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赋得萍赠陈久中

作者: 杨基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浮踪散寒星,一夕生无数。
鱼跳翠乍开,沤过青还聚。
微风和影去,急雨连根露。
惆怅别君时,杨花满衣絮。


白话文翻译:

浮动的水面像寒星一样散落,一夜之间竟然繁多无数。
鱼儿跳跃,水面瞬间波动,泡沫散去又重新聚集。
微风轻轻带走了影子,急雨湿透了根茎,露水连绵。
在惆怅的别离时,杨花满衣如絮飘飞。

注释:

  • 浮踪:形容随波逐流的身影。
  • 寒星:指夜空中的星星,象征冷清和孤寂。
  • :指绿色的水面,可能是指水波荡漾。
  • :指水中泡沫,喻指鱼跃起时产生的波澜。
  • 惆怅:指内心的忧愁和不舍。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象征离别时的伤感。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离别和轻盈的漂泊,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这与古人对春天和离别情感的理解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公元1500年-约1583年),字德辉,号紫山,明代诗人,以擅长律诗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是杨基赠给友人陈久中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离别时的惆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情与离别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的交融。开篇“浮踪散寒星”便以寒冷的星空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着描绘了水中鱼儿的跃动,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瞬息万变,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微风与急雨的描绘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微风带走了影子,象征着轻松与瞬间的消散,而急雨则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重与潮湿,似乎在暗示着离别的苦涩。最后以“杨花满衣絮”总结,犹如离散的情感,留下了满身的思念与哀愁,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精妙,既有自然景象的描写,又融合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与离别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踪散寒星:描绘水面上波动的影子像星星般散落,暗示孤独。
  2. 一夕生无数:一夜之间,水面波动如繁星般多,表现时间的无常。
  3. 鱼跳翠乍开:鱼跃水面引起波澜,生动展现生命的活力。
  4. 沤过青还聚:泡沫在水中聚散,象征事物的变化与无常。
  5. 微风和影去:微风轻轻带走影子,象征瞬间的消逝与无常。
  6. 急雨连根露:急雨湿透了根茎,暗示情感的深重与潮湿。
  7. 惆怅别君时:在离别时感到惆怅,直白表达内心感受。
  8. 杨花满衣絮:杨花飘散,象征离别的思念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波动比作寒星,突显孤独感。
  • 拟人:微风与急雨仿佛有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微风和影去,急雨连根露”,对称的结构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时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 浮踪:象征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寒星:代表孤独与冷清。
  • 鱼儿:象征生机与活力。
  • 杨花: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踪散寒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忧伤
    • D. 厌倦
  2. “杨花满衣絮”中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离别与思念
    • C. 繁荣与希望
    • D. 乡愁

答案:

  1. B. 孤独
  2. B. 离别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情感,但更侧重于壮志豪情。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的沉淀,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感慨,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明代文学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