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北宋石经周礼残本》
时间: 2025-01-11 04:4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脚仙人下当宁,韩范富欧名世辅。
是时海寓久乂安,文治张皇垂掌故。
写经镌石立汴都,判者宋祁后王洙。
下遴草泽上皇侄,赵杨张谢章暨胡。
一行小篆一行隶,贵以古文存古意。
点画犹讲说文书,体裁不袭经生字。
岂意于今六百年,十二版耳仅流传。
小长芦叟秀野氏,二三策未见周官。
法帖谱系兰亭考,好事膻芗竞搜讨。
书家但解八法工,俗学安知六经宝。
一从大盗壅洪流,难向黄河沙底求。
独怪当年刻甫毕,便行新法废春秋。
白话文翻译
赤脚的仙人来到宁州,韩范和富欧名声显赫。
那时海内安宁已久,文治之世繁荣昌盛,历史典故流传。
在汴京,刻写经典镌刻在石上,审判者是宋祁和王洙。
从草泽中遴选出上皇的侄子,赵、杨、张、谢、章和胡等人。
一行是小篆,一行是隶书,珍贵的是古文保留了古意。
点画仍然讲究说文书,体裁没有模仿经书中的生字。
岂料到如今六百年过去,只有十二本流传下来。
小长芦的老者秀野氏,二三本策未能见到《周官》。
法帖谱系和兰亭考,热心人争相搜寻讨论。
书法家只懂得八法的技巧,世俗学问怎知六经的珍宝。
自从大盗阻塞洪流,难以在黄河沙底寻找。
独怪当年刚刻完,便实施新法,废除了《春秋》。
注释
- 赤脚仙人:指隐士或高人,强调其与世无争。
- 海寓:海内安定,寓意太平盛世。
- 镌石:刻写在石头上的经典。
- 宋祁、王洙:历史人物,文人学者。
- 小篆、隶书:两种汉字书写形式,分别代表古老和新兴书法。
- 经生字:指古代经典中的生僻字。
- 法帖谱系:指书法作品的目录和序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元瑞,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和书法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对古代经典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之时。彭元瑞通过对古典文献的追溯,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彭元瑞的《题北宋石经周礼残本》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流失。诗中通过对古代经典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变迁。开篇的“赤脚仙人”引入了隐士的形象,代表着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与向往,而随后的“韩范富欧名世辅”则强调了当时的文人风采和文化氛围。整首诗在字句上层层递进,最终引入了对古籍流传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在形式上,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表现力。通过对书法的描述,彭元瑞不仅在赞美古文的美,更在暗示现代学者对古籍的忽视与误解。结尾处提到的“新法废春秋”,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判,折射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赤脚仙人下当宁”:隐士来到宁州,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韩范富欧名世辅”:提到当时名士,描绘出文化盛世的背景。
- “是时海寓久乂安”:阐述了太平盛世的状态。
- “文治张皇垂掌故”:文治的昌盛使历史典故得以流传。
- “写经镌石立汴都”:汴京刻写经典,强调文化的载体。
- ……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赵杨张谢章暨胡”,增强了语言的对称性。
- 排比:通过一系列名家并列,突显出文化的繁荣。
- 隐喻:如“独怪当年刻甫毕”,暗示了对传统的珍惜。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经典的追忆与现世文化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焦虑与对现代学术风气的批判,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赤脚仙人: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对文化的崇高理想。
- 汴都:历史文化的中心,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 书法:代表传统艺术,体现了文化的精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赤脚仙人”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隐士或高人
C. 官员 -
诗中提到的“新法废春秋”反映了怎样的态度? A. 对传统的尊重
B. 对现代的赞美
C. 对传统的批判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彭元瑞的《题北宋石经周礼残本》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历史的忧虑,但彭元瑞更强调文化传承的缺失,而杜甫则关注国破家亡的悲惨情景。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
- 《古典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