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君北耸》
时间: 2025-01-26 00:2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尊君北耸
作者: 刘侨 〔明代〕
碧峰耸翠云纵横,
迤逦屏环绕北行。
峭壁巍嶷严斧扆,
崇岩崱屴列英琼。
丹枫钟动千门晓,
紫帽峦飞双蝶迎。
俨若天威颜咫尺,
嵩呼拜舞乐升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高峰的壮丽景象。碧绿的山峰高耸入云,云彩横陈,周围环绕着层叠的屏障。陡峭的岩壁巍峨屹立,崇高的山岩像英美的美玉一样排列着。秋天的红枫在晨曦中摇曳,像是在为千家万户送去清晨的问候;紫色的山峦飞舞着双双的蝴蝶,仿佛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山的威严近在咫尺,仿佛天上的神灵一样,令人肃然起敬,嵩山的呼唤让人们在乐声中舞动,庆祝着太平盛世。
注释
字词注释
- 耸翠:高耸的绿色山峰。
- 迤逦:蜿蜒,形容山势的曲折。
- 峭壁:陡峭的山壁。
- 巍嶷:形容高大挺拔。
- 扆:门槛。
- 崱屴:高耸的岩石。
- 英琼:美玉,形容山石的美丽。
- 丹枫:红色的枫树。
- 钟动:形容清晨的钟声响起。
- 双蝶:两只蝴蝶。
- 俨若:恭敬庄重地像。
- 天威:天上的权威与威严。
- 嵩:嵩山,五岳之一。
- 拜舞:恭敬地舞蹈。
- 升平:太平盛世。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嵩山为五岳之一,象征着高大与威严。诗人用嵩山的巍峨来代表当时的稳定与和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侨,明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创作风格多以山水、抒怀为主,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相对稳定,诗人借景抒怀,通过描绘北方山脉的壮丽,表达对国家安定和山河壮丽的赞美与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侨的《尊君北耸》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表达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北方高峰的壮丽和雄伟。诗中“碧峰耸翠云纵横”一句,利用色彩和形态将山峰与天空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迤逦屏环绕北行”,则是通过动词“迤逦”生动地表现出山脉的连绵起伏,仿佛能听到那山间的风声,感受到其生动的气息。
诗中通过“丹枫钟动千门晓”这一句,捕捉到了秋晨的宁静与生机,红枫在晨光中的摇曳,似乎在为每一个清晨的到来增添了一种仪式感。同时,紫帽峦飞舞的蝴蝶,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美丽表现,也象征着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两句“俨若天威颜咫尺,嵩呼拜舞乐升平”,将整个诗歌的气氛推向高潮,描绘了高峰的威严仿佛近在眼前,令人肃然起敬。诗人通过山脉的呼唤,表现了对国家安宁、人民欢乐的渴望。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社会和谐、安宁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峰耸翠云纵横:描绘北方山峰高耸入云,绿意盎然,云彩横贯。
- 迤逦屏环绕北行:山脉蜿蜒曲折,犹如屏障环绕向北延伸。
- 峭壁巍嶷严斧扆:陡峭的岩壁巍峨壮丽,像是严谨的门槛。
- 崇岩崱屴列英琼:崇高的岩石像美玉般排列。
- 丹枫钟动千门晓:晨曦中,红枫摇曳,清晨的钟声响起。
- 紫帽峦飞双蝶迎:紫色山峦间,双双蝴蝶翩翩起舞。
- 俨若天威颜咫尺:高峰如同天上的威严神灵近在咫尺。
- 嵩呼拜舞乐升平:嵩山的呼唤,令人们在乐声中欢舞,庆祝太平盛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峰比作天威,增强了气氛的庄重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命,如“丹枫钟动”让枫树似乎有了声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山河壮丽的赞美,抒发了对国家和谐、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峰: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壮丽,代表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
- 丹枫: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紫帽峦:象征着神秘与优雅,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尊君北耸》描绘的是哪个方向的高峰?
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D. 西方 -
诗中“丹枫钟动千门晓”中的“钟”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钟表
C. 钟乳石
D. 钟楼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敬仰与人间和平的向往
C. 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D.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刘侨的《尊君北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描绘山水之美,但刘侨更注重展现宏伟壮丽的北方山脉,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之间的细腻与宁静,体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侨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解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