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三》

时间: 2025-01-26 23:06:38

寸寸柔肠,重重逝梦,年来岁去凭花送。

而今欢怨两无因,襟头不觉啼痕重。

浊酒频浇,清茶偶供,长留风月教吟弄。

者般遣得有涯生,何须更觅桃源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三
袁克文 〔清代〕
寸寸柔肠,重重逝梦,年来岁去凭花送。
而今欢怨两无因,襟头不觉啼痕重。
浊酒频浇,清茶偶供,长留风月教吟弄。
者般遣得有涯生,何须更觅桃源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感慨。诗中提到“寸寸柔肠,重重逝梦”,描绘了诗人心中那份柔软与沉重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去。虽然岁月如花般送走了许多美好时光,但如今的欢喜与怨恨却已无从再谈,内心的伤感无法自已,泪痕不自觉地显现出来。诗人常借酒浇愁,偶尔饮茶,试图在风月中寻找吟唱的乐趣。然而,在人生的有限岁月中,又何必再去追寻那桃源的理想境界呢?

注释

  • 寸寸柔肠:形容内心柔软而绵长的情感。
  • 重重逝梦:指重重的过往梦幻,感叹时光的流逝。
  • 欢怨:欢喜与怨恨。
  • 襟头:衣襟的前端,指情感流露之处。
  • 浊酒:指贬义的酒,通常用来解愁。
  • 桃源洞: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界,象征美好而宁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人生、情感的思考,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反映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寻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寸寸柔肠”和“重重逝梦”两个意象,传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柔软而又沉重的情感状态。在欢喜与怨恨的交织中,诗人意识到这些情感已成为过去,襟头的泪痕恰恰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同时,诗中提到的“浊酒频浇,清茶偶供”,展现了诗人用饮酒与饮茶来调节情绪的方式。这种对风月的吟唱,更是诗人对生活的自我调侃与释然,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态度。最后一句“何须更觅桃源洞”,更是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放下,强调在有限的人生中,追寻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才是更为重要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寸寸柔肠:诗人用“寸寸”强调情感的细腻与脆弱。
    • 重重逝梦:重重的梦境,暗示着无数的回忆与追忆。
    • 年来岁去凭花送:时光流逝,有如花般盛开又凋零,表达岁月的无情。
    • 而今欢怨两无因:现在无论欢喜或怨恨都显得没有理由,表现内心的迷惘。
    • 襟头不觉啼痕重:不自觉地在衣襟上留下泪痕,反映情感的真实流露。
    • 浊酒频浇、清茶偶供:通过饮酒与饮茶来消解情感的纠结。
    • 长留风月教吟弄:在自然风月中寄托情感,抒发吟唱。
    • 者般遣得有涯生:人生有限,传达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 何须更觅桃源洞:劝自己不必再去追求理想的桃源,强调现实的珍贵。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浊酒”与“清茶”)、对仗(如“欢怨”与“无因”)、意象(如“桃源洞”)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 柔肠:象征内心深处的柔情与脆弱。
  • 逝梦:象征过去无法挽回的美好时光。
  • 桃源洞: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寸寸柔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喜
    B. 伤感
    C. 愤怒
    D. 无奈

  2. 诗人提到的“桃源洞”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过去的回忆
    D. 情感的纠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袁克文的《浪淘沙 其三》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袁克文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袁克文相关文献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