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

时间: 2025-01-26 22:50:42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

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

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
作者: 吴本嵩 〔清代〕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
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
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白话文翻译:

一片树叶轻轻飘落在晴朗的河流上,正值夕阳西下的时刻。
西山的雨云拖曳着,彩虹被切断,显得格外鲜艳。
若不是荷花亲自指点,谁人能知平泉的美好。
歌舞的盛况让我回忆起往年,难道我会羡慕那神仙的生活吗?
繁华如同箭矢,转瞬即逝。
那些残破的墙垣,能维持几日,终究会化为桑田。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叶:指一片树叶,象征着孤单与飘零。
  • 晴川:晴朗的河流,意指清澈的水面。
  • 夕阳天:夕阳下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西山:指西方的山,常用来象征西方的归去。
  • 平泉:美丽的泉水,这里象征着人间美景。
  • 歌舞:盛大的歌唱与舞蹈,代表着欢愉的时光。
  • 繁华:指繁荣的景象,常用于形容繁荣的生活。
  • 乱甃残垣:指破旧的石块和残垣,象征着衰败。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在中国文化中常指超凡脱俗的人物,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平泉”则常被用作指代美好而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本嵩,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人生态度为主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吴本嵩晚年,通过描写舟行于废园的景象,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失落。

诗歌鉴赏:

《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刻,描绘了舟行于清川的景象,透过自然景观,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开篇“一叶下晴川”便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画面,树叶飘落,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西山拖雨断虹鲜”,进一步渲染了夕阳下的美丽与短暂。诗人以“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反问,意在揭示人们对美的认知往往是受限与主观的。

在“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中,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繁华,似乎在感叹人世间的繁华如同流星般短暂。在最后两句中,“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最终归于自然的无常。这首词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吴本嵩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树叶飘落在清澈的河流上,正值夕阳时分,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西山拖雨断虹鲜。”:西方的山脉上拖着雨幕,彩虹被切断,描绘出一幅自然的美景,亦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用荷花作为引子,强调美好景象的理解需要指引,反映出人们对美的主观认知。
  •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回忆往昔的欢愉,质疑自己是否真的向往那种神仙般的超脱生活。
  • “繁华如箭忽离弦。”:比喻繁华生活的迅速消逝,令人感慨不已。
  •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残破的墙垣终将被岁月侵蚀,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华比作箭矢,形象生动。
  • 对仗:如“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类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叶:象征孤独与生命的脆弱。
  • 晴川:代表宁静与自然的美。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晚年的沉思。
  • 西山:象征着归去与怀旧的情感。
  • 荷花:象征着美好与清纯。
  • 繁华:象征着人间的喧嚣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开始
    D. 自然的宁静

  2. “繁华如箭忽离弦”中的“箭”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繁华的短暂
    C. 人生的目标
    D. 自然的变化

  3. 诗中提到的“荷花”代表了什么?
    A. 友情
    B. 美好与清纯
    C. 繁华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 李清照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临江仙》相比,吴本嵩的《浪淘沙》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两首诗都在自然景观中寄托了情感,但侧重点不同,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吴本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