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辛酉生朝)》
时间: 2025-01-24 15:41: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辛酉生朝)
作者:姜特立
小小华堂,朱阑外乱山如簇。
更云中仙掌,一峰高矗。
南极老人呈瑞处,丙丁躔次光相烛。
又谁知堂上有闲人,无拘束。
宾朋至,须歌曲。
风月好,纷丝竹,都不管世间是非荣辱。
屈指如今侪辈少,几人老后能知足。
问此身何地寄生涯,唯松菊。
白话文翻译
在那小巧的华丽堂前,红色的栏杆外,乱山如同一簇簇的群聚。再看那云中仙人的掌控之下,一座高峰屹立。南极的老人带来吉祥的预兆,丙丁星辰依次辉映。可是谁能知道,堂上那些悠闲之人,毫无拘束。宾朋到来时,必须有歌声相伴。风和月色如此美好,乐声和竹音交织,谁还管世间是非和荣耀耻辱呢?屈指算来如今同辈的人少之又少,几人能在老去时知足呢?我问这身子栖身何处,唯有松与菊。
注释
- 华堂:华丽的厅堂,象征着富贵与繁华。
- 朱阑:红色栏杆,古代建筑的一种装饰。
- 云中仙掌:比喻云中仙人掌控之力,寓意高耸的山峰。
- 南极老人:指的是南极星的形象,象征长寿和吉祥。
- 丙丁:指星宿,古代人们用以观测天象的星辰。
- 闲人:指心境悠闲的人,表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 风月:指自然的美好景色。
- 松菊:松树与菊花,象征高洁与长寿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字元亨,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酉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动荡中的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使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际交往,表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满江红(辛酉生朝)》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诗人在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的同时,反思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开篇以“华堂”引入,展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环境,接着用“乱山如簇”渲染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体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在诗中,作者巧妙地结合了人际关系与自然景象,宾朋聚会时的欢声笑语、风月情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诗人借助“须歌曲”的表达,强调了音乐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沉思,提到“屈指如今侪辈少”,表现出对同辈人际关系的珍惜与感慨。诗人对“几人老后能知足”的追问,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似乎在告诫人们,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知足。
最后,诗人用“唯松菊”来表明自己对人生寄托的选择,松与菊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反映出诗人追求高尚品德与精神生活的志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华堂”引出场景,设定了诗的背景。
- “朱阑外乱山如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群围绕的景象,充满生机。
- “更云中仙掌,一峰高矗”,运用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与神话元素结合,增强了诗的意象。
- “南极老人呈瑞处”,引入了长寿吉祥的象征,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宾朋至,须歌曲”表达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屈指如今侪辈少”反映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揭示了诗的哲理深意。
- “问此身何地寄生涯,唯松菊”总结出诗人的生活选择,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中仙掌”、 “南极老人”等,增强了诗意的神秘感。
- 对仗:在“宾朋至,须歌曲”中体现出对称美,增强了音乐感。
- 排比:如“无拘束”、“世间是非荣辱”,通过并列句式,强化了对比。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生的意义。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内心的宁静与知足尤为重要,追求高洁的品德与精神生活是人生的真正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堂:象征富贵与繁华的生活场所。
- 乱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 云中仙掌:象征高远的境界与掌控。
- 松菊:象征高洁与长寿,代表诗人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极老人”象征什么? A. 长寿与吉祥
B. 富贵与权力
C. 友情与欢乐
D. 哀伤与思念 -
诗人认为“几人老后能知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A. 人生短暂,知足者少
B. 人生漫长,所有人都能知足
C. 人生无忧,人人知足
D. 知足即是快乐 -
诗中提到的“松菊”象征着什么? A. 财富与地位
B. 忍耐与坚韧
C. 高洁与长寿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姜特立的《满江红》更注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