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鉴湖秋女士》

时间: 2025-01-11 21:06:50

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

填平沧海怜精卫,啼断空山泣鹧鸪。

马革裹尸原不负,蛾眉短命竟如何!

凭君莫把沉冤说,十日扬州抵得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吊鉴湖秋女士 柳亚子 〔近代〕

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 填平沧海怜精卫,啼断空山泣鹧鸪。 马革裹尸原不负,蛾眉短命竟如何! 凭君莫把沉冤说,十日扬州抵得无?

白话文翻译:

匆匆间在鉴湖边告别,秋风秋雨中血迹模糊。 填平沧海,可怜精卫的执着,空山中鹧鸪的啼声令人心碎。 用马革包裹尸体,原本不辜负,但美貌的女子短命,又该如何? 请你不要提起那沉重的冤屈,十日的扬州,能抵得上什么?

注释:

字词注释:

  • 饮刃:指被杀。
  • 鉴湖:地名,此处指秋女士被害的地方。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因填海不懈而著名。
  • 马革裹尸:形容战死沙场,尸体用马革包裹。
  • 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此处代指女子。
  • 沉冤:深重的冤屈。
  • 十日扬州:指南宋末年扬州被屠城的历史事件。

典故解析:

  •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讲述精卫鸟因恨而不断填海的故事,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形容战死沙场的英勇。
  • 十日扬州:指南宋末年扬州被元军屠城的历史事件,象征着巨大的灾难和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近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早年参与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重要成员。他的诗歌多表现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秋瑾女士而作。秋瑾(1875-1907),近代女权和女学运动的倡导者,因参与反清革命活动被捕牺牲。柳亚子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秋瑾的敬仰和对她的牺牲的哀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悲壮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秋瑾女士牺牲的哀悼和对她的敬仰。诗中“饮刃匆匆别鉴湖”描绘了秋瑾英勇就义的场景,而“秋风秋雨血模糊”则增强了悲剧色彩。后两句通过精卫填海和马革裹尸的典故,赞美了秋瑾的坚韧和不屈。最后两句则暗示了秋瑾的牺牲虽重,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饮刃”和“别鉴湖”描绘了秋瑾就义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悲痛。
  • 第二句:“秋风秋雨血模糊”增强了悲剧氛围,同时也象征了秋瑾牺牲的惨烈。
  • 第三句:通过精卫填海的典故,赞美了秋瑾的坚韧和不屈。
  • 第四句:“马革裹尸”形容秋瑾的英勇,而“蛾眉短命”则表达了作者对她早逝的惋惜。
  • 第五句:“凭君莫把沉冤说”暗示了秋瑾的牺牲虽重,但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 第六句:“十日扬州抵得无”通过对比,强调了秋瑾牺牲的历史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填平沧海怜精卫”中的精卫填海,比喻秋瑾的坚韧和不屈。
  • 对仗:如“马革裹尸原不负,蛾眉短命竟如何”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秋瑾女士的敬仰和哀悼,通过悲壮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秋瑾牺牲的哀悼和对她的敬仰,同时也赞美了她的坚韧和不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秋风秋雨”、“血模糊”、“精卫”、“鹧鸪”等,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和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饮刃匆匆别鉴湖”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秋瑾就义 B. 秋瑾告别 C. 秋瑾战斗 答案:A

  2. “填平沧海怜精卫”中的“精卫”象征什么? A. 坚韧不屈 B. 悲惨命运 C. 美丽女子 答案:A

  3. “十日扬州抵得无”中的“十日扬州”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 扬州被屠城 B. 扬州起义 C. 扬州繁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瑾的《对酒》:表达了秋瑾的革命情怀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对比:

  • 与柳亚子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首诗更加悲壮和深沉,体现了对秋瑾的特殊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收录了柳亚子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秋瑾传》:详细介绍了秋瑾的生平和革命活动,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