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

时间: 2025-01-23 18:41:39

君权无上侠魂销,荆聂芳踪黯不豪。

如此江山寥落甚,有人呼起大风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 君权无上侠魂销,荆聂芳踪黯不豪。 如此江山寥落甚,有人呼起大风潮。

白话文翻译: 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侠义的精神逐渐消逝,荆轲和聂政的英勇事迹也变得黯淡无光。 这样的江山显得格外寥落,但仍有人呼唤着掀起巨大的风潮。

注释:

  • 君权无上:指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无人能及。
  • 侠魂销:侠义的精神逐渐消逝。
  • 荆聂芳踪:指荆轲和聂政的英勇事迹,两人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刺客。
  • 黯不豪:变得黯淡无光,不再显得英勇。
  • 寥落甚:非常寥落,形容景象萧条。
  • 呼起大风潮:呼唤着掀起巨大的风潮,比喻有人试图引发重大的变革或运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近代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他的诗歌多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柳亚子在得知万福华刺杀王之春未遂的事件后有感而作。万福华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志士,因刺杀清朝官员王之春未遂而被捕。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革命志士的英勇斗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权的至高无上和侠义精神的消逝,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提到的“荆聂芳踪黯不豪”,既是对古代侠义英雄的怀念,也是对当时社会侠义精神缺失的哀叹。最后两句“如此江山寥落甚,有人呼起大风潮”,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和对革命志士的赞扬,体现了柳亚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权无上侠魂销”:首句直接点出了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和侠义精神的消逝,形成鲜明对比。
  2. “荆聂芳踪黯不豪”:通过提及古代侠义英雄荆轲和聂政,进一步强调了侠义精神的缺失。
  3. “如此江山寥落甚”: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萧条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4. “有人呼起大风潮”: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呼唤着有人能够掀起巨大的风潮,改变现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君权与侠魂的对比,突出了侠义精神的缺失。
  • 典故:使用荆轲和聂政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 象征:“大风潮”象征着社会变革和革命运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君权和侠义精神的对比,表达了对侠义精神消逝的哀叹,同时呼唤着有人能够掀起社会变革的风潮,改变国家的命运。

意象分析:

  • 君权无上:象征着权力的集中和压迫。
  • 侠魂销:象征着侠义精神的缺失和消逝。
  • 荆聂芳踪:象征着古代侠义英雄的英勇事迹。
  • 大风潮:象征着社会变革和革命运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聂芳踪”指的是哪两位古代侠义英雄? A. 荆轲和聂政 B. 荆轲和项羽 C. 聂政和刘邦 D. 荆轲和刘邦 答案:A

  2. 诗中的“大风潮”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灾害 B. 社会变革 C. 政治运动 D. 经济危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亚子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革命的期待。
  • 黄遵宪的《己亥杂诗》:反映了清末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柳亚子的《感怀》与《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革命的期待,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收录了柳亚子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内容。
  • 《中国近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理解柳亚子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