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
时间: 2025-01-11 10:53: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闷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
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
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
憔悴。更无计。
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
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
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东风吹过断桥,花香飘散到山间的衣袖底。
傍晚时分,仍有寒意残留,我倚在画栏上。
想必是因为春天即将离去,才让人怜惜,眼前看见万点飞舞的花瓣在夕阳下飘荡。
游玩散去后,深深的蝴蝶飞舞,绿烟似乎垂到了地面。
我感到憔悴无力,心中再无计较。
镜子角落的愁痕,远山的眉目依旧。
让我教燕子不要归来,小窗户也必须关闭。
只有杨花尚未苏醒,化作一缕春痕随流水而去。
我害怕片刻的残梦在溪西,再次听到倦莺的啼鸣。
注释
- 东风: 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断桥: 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寓意断裂或失去。
- 画阑: 画有花纹的栏杆,常用作风景观赏。
- 冶游: 指游玩,游乐。
- 绿烟: 比喻春天的雾气或烟雾,营造出朦胧的效果。
- 杨花: 杨树的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倦莺: 疲倦的莺鸟,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的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无闷》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无闷》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歌,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刻感悟与细腻情感。诗中开篇通过“花外东风,吹过断桥”描绘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断桥的意象则暗示了生活中的某种断裂与失落,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致的观察,描绘出春日的种种景象,如“万点飞红斜阳里”,描绘出花瓣在夕阳下飘落的美丽画面,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哀伤。
全诗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的恋恋不舍,也有对未来无奈的感慨。最后以“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结束,既暗示了春天的离去,也寓意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显得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 春风吹拂,带来了花香,描绘了春天的温暖。
- 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傍晚的寒意残留,诗人依旧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 诗人感到春天即将离去,眼前的景象更加让人怜惜。
- 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 游玩结束后,蝴蝶依旧飞舞,绿烟缭绕,增添了春天的诗意。
- 憔悴。更无计: 诗人感到憔悴无力,无法挽留春天的离去。
- 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 镜中留下愁苦的痕迹,远山的轮廓似乎也在诉说着愁情。
- 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让燕子不要归来,暗示着对春天的告别。
-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 只有杨花尚未苏醒,象征着春天的最后一丝生机。
- 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对于即将消逝的梦境充满了惋惜,耳边又响起倦莺的啼鸣。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烟垂地”比喻春天的气息,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拟人: “远山眉意”赋予远山以情感,增添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即将失去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 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温暖。
- 断桥: 代表着失去与无法挽回。
- 蝴蝶: 象征着美好与自由,也暗示春天的短暂。
- 杨花: 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尚未醒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诗人希望燕子做什么? A. 回来
B. 不要归来
C. 飞走 -
“绿烟”在诗中指代什么? A. 烟雾
B. 春天的气息
C. 秋天的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蒋春霖的《无闷》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事与个人遭遇的悲痛。两者都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