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 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
时间: 2025-01-22 13:17: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塘浸月,香灶禁烟,淡泞白梨花影。拂槛遮楼,蜀柳一株端正。明润。念疏疏暖雨江南杏。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北去金鞍整。料卅六闲鸥,圣湖相等。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疏俊。是金貂队里林和靖。待细说西都旧事,与越溪人听。
白话文翻译
在银色的水塘里,月光照耀着,香炉里没有烟雾,淡淡的梨花影子映在水面上。轻轻地拂动窗帘,遮住了楼阁,挺拔的蜀柳在一旁静立。明亮而湿润,我想起了江南杏花在温暖细雨中的模样。面对着霜台,成排的柏树让我思念那西边的省份。北去的金鞍已整装待发,预计三十六只闲游的鸥鸟,正等着在圣湖上聚集。还未到孤山,早已寄出了六桥的梅花消息。清新俊逸,像金貂队中的林和靖。我期待着与朋友细说西都的往事,让越溪的人也来倾听。
注释
- 银塘:指水塘,水面如银色般闪烁。
- 香灶禁烟:香炉静置,没有烟雾,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淡泞:水面柔和,轻微波动。
- 拂槛遮楼:轻轻拂动窗帘,遮住楼阁,营造出隐秘的情境。
- 蜀柳:指四川的柳树,形状优美。
- 霜台:指阳台,经历了霜冻的地方。
- 金鞍:指马鞍,象征出行。
- 闲鸥:游荡的海鸥,代表着悠闲的生活。
- 六桥梅信:指通过六座桥传递梅花的消息,象征着思念。
- 金貂队里林和靖:林和靖是唐代诗人,金貂队是指他的文人圈子,象征高雅的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约1640年-约1700年),字子纯,号松风,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樊增祥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夜,表达了诗人在月下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春夜的宁静和美丽,唤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背景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卜算子慢 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全诗以春夜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的水塘和梨花的影子,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这种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银塘浸月,香灶禁烟”开篇即用清新的意象吸引读者,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春夜。接着描绘了蜀柳和江南杏花的情景,将自然的美与人事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对故人思念时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情感,既有对美好春夜的向往,也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最后通过细说西都旧事的期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诗歌的情感深邃而真挚,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塘浸月,香灶禁烟:描绘了月光照耀在水塘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淡泞白梨花影:白梨花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象征着美好的春景。
- 拂槛遮楼,蜀柳一株端正:轻拂窗帘,看到一株挺拔的蜀柳,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 明润。念疏疏暖雨江南杏:明亮湿润的环境,使人想起江南的杏花,渗透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奈久对霜台,列柏戟乌总恋西省:在霜台上对着成排的柏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北去金鞍整:准备北上,象征着出行和新的开始。
- 料卅六闲鸥,圣湖相等:闲游的鸥鸟在湖上聚集,展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指尚未到达孤山,但已经寄出梅花的消息,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 疏俊。是金貂队里林和靖:清新的气质,暗指友人林和靖的高雅。
- 待细说西都旧事,与越溪人听:期待与朋友细说过去的旧事,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赋予其人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在意象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思念”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与对往事的追忆,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塘: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安宁。
- 白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反映了春天的气息。
- 蜀柳:象征高雅与坚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梅信:象征思念与友情,传递了诗人对朋友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樊增祥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蜀柳”主要象征什么?
- A) 高雅
- B) 忧伤
- C) 富贵
-
诗中“未到孤山,早寄六桥梅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故人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樊增祥
- A) 高雅
- B) 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卜算子慢 春夜月下寄杭州故人》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以春夜为背景,但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强调自然对生活的滋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樊增祥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