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 和耆卿韵》

时间: 2025-01-11 09:01:12

长天过雨,余照弄霞,野阔乱山横翠。

远客情怀,到此更悲秋气。

袅残蝉自咽西风里。

怅荏苒年华易老,旧欢今后难继。

故国三千里。

但惹恨寒烟,送愁流水。

酒薄楼危,凭遍画栏十二,也无人知道新来意。

甚咫尺长安梦杳,便音书空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慢 和耆卿韵
长天过雨,余照弄霞,野阔乱山横翠。
远客情怀,到此更悲秋气。
袅残蝉自咽西风里。
怅荏苒年华易老,旧欢今后难继。
故国三千里。
但惹恨寒烟,送愁流水。
酒薄楼危,凭遍画栏十二,也无人知道新来意。
甚咫尺长安梦杳,便音书空寄。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天空中,雨过之后,余晖照耀着云霞,广阔的野外与重叠的山峦交织成翠绿的画面。
作为远方的旅客,来到这里,心中更添秋日的哀愁。
残蝉在西风中轻声啼叫。
感慨时光流逝,年华易老,往日的欢愉今后难以继续。
故乡距离此地有三千里。
只惹得我对寒烟的怨恨,送走愁苦的流水。
酒淡楼高,站在画栏边,纵然遍览十二楼景,也无人知晓我新的心意。
即使咫尺的长安,梦境却依旧渺茫,音信全无。

注释

字词注释:

  • 过雨:指雨停之后的天气。
  • 余照弄霞:夕阳残照与云霞相映。
  • 远客:远道而来的客人。
  • 荏苒:形容时间流逝。
  • 寒烟:冷清的烟雾,象征孤寂。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梦杳:梦境渺茫。

典故解析:

  • “长安”指的是唐代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故乡的思念。
  • 诗中提到的“故国三千里”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伯禹,号韵斋,近现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在古典诗词、文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风格兼具传统与新意,常表达对人生和故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侃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乡、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慢》具有深沉的情感和浓郁的思乡之情。开篇描绘了雨后长空的宁静画面,余晖映照下的云霞和广袤的野外,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以“远客”自喻,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袅残蝉自咽西风里”一句中,残蝉的啼鸣与西风的结合,增添了秋天的萧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年华易老、旧欢难继的无奈,深刻而真切地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故国三千里”表达了距离的遥远与心灵的孤独,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故乡的记忆依然萦绕心头。结尾部分,诗人感慨酒薄楼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的孤独与新来的心意无人知晓,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切的孤寂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天过雨: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新的天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余照弄霞:余晖与霞光交织,象征着美好的瞬间。
  • 野阔乱山横翠:自然的辽阔与山的重叠,表现出大自然的壮阔。
  • 远客情怀:远道而来的客人,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 怅荏苒年华易老:感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
  • 故国三千里: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酒薄楼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心灵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如“残蝉自咽”,赋予蝉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如“酒薄楼危,凭遍画栏十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繁华中隐现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故乡深切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天:象征辽阔与无尽,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余照:代表光明与希望,但又带有短暂与脆弱的意味。
  • 故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依托,象征着归属与思念。
  • 寒烟:象征孤独与冷清,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故国”距离有多远?

    • A) 一千里
    • B) 三千里
    • C) 五千里
    • D) 两千里
  2. “袅残蝉自咽西风里”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热浪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酒薄楼危”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满足
    • C) 孤独
    • D) 忧伤

答案:

  1. B) 三千里
  2. B) 秋天的凋零
  3. C)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思绪的涌动。
  • 杜甫《登高》:描述了身处高处的苍茫与孤独,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侃诗集》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