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餐霞吸瀣炯方瞳,
时着青裙拜木公。
玉女投壶天为笑,
却来绣岭伴仙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美丽的自然中,享受着仙气和灵气,目光炯炯有神。他时常身着青色的裙子,向神木致敬。美丽的玉女在天上投壶嬉笑,仿佛也来到绣岭,与这位仙翁为伴。
注释:
- 餐霞:指的是吞食霞光,象征灵气。
- 吸瀣:指吸取云雾的气息,形容处在自然的清新之中。
- 炯方瞳:形容眼睛亮晶晶,充满灵气。
- 青裙:指修道者的服装,象征清净与优雅。
- 木公:指的是木神,可能是对大自然的尊敬或对某位神仙的称呼。
- 玉女:指的是天上的仙女,象征美丽和灵动。
- 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常常与欢愉、庆祝有关。
- 绣岭:可能指美丽的山岭,象征自然的秀丽。
典故解析:
- 玉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或仙女,代表着美好与优雅。
- 木公:在道教中,木公常常是自然神灵的象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幽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于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道的向往。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仙道的向往。诗人在开头通过“餐霞吸瀣”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接着,诗人提到时常着青裙拜木公,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神灵的敬仰,表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玉女投壶天为笑”一句,既展示了天上仙女的轻快与愉悦,又增添了一丝梦幻的色彩,使整首诗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却来绣岭伴仙翁”,则将自然与人性结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葛立方成功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餐霞吸瀣炯方瞳”:描述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享受着自然的精华,眼神明亮而有神。
- “时着青裙拜木公”: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时常以虔诚的态度向自然神灵致敬。
- “玉女投壶天为笑”:描绘了天上仙女的欢快场景,使得整首诗富有生动的气息。
- “却来绣岭伴仙翁”: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仙人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自然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餐霞”,将自然的光辉比作食物。
- 拟人:如“玉女投壶”,赋予自然和仙女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意象分析:
- 霞光:象征着光明、希望和灵气。
- 青裙:象征着纯洁与优雅。
- 木公:代表自然神灵,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崇敬。
- 玉女:象征着美好与灵动,增添了梦幻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餐霞”指的是什么? A. 吞食光辉
B. 吸取水分
C. 享用美食
答案:A -
“青裙”所象征的是什么? A. 贫穷
B. 清净与优雅
C. 战斗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木公”是指什么? A. 人物
B. 自然神灵
C. 动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葛立方的《四绝赠马浩然法师·木公》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对人生的感慨,而葛立方则通过清新的意象展现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希望这份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