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
诗同家信发,灯赂钓船分。
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
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流中行船的情景。金水滩的水流非常恶劣,远处的波声也能听到。写诗的同时,就像在寄送家信一样,灯光照亮了船只和钓鱼的人。连续几个夜晚没有月亮,山中一半被云雾笼罩。又得靠岸过夜,回头望去,心中更是思念你。
注释:
- 滩:指水流较浅的地方。
- 恶:恶劣,指水流湍急。
- 金水:指金色的水波,可能是一种比喻。
- 灯赂:灯光照亮的意思。
- 钓船:指在水中钓鱼的船只。
- 数夜:连续几夜。
- 宿:住宿,过夜。
- 囘望:回头望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家信”可能涉及到古代文人间的书信往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金水滩的意象则可能来源于实际地理位置,也可以看作诗人心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个性洒脱,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面对大自然的美丽与艰险,诗人通过描写环境,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溪行寄灵舒》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情思。诗的开头“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通过对溪流的恶劣和波声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生动的氛围。随后,诗人将写诗的情形与寄信相提并论,生动地表现了他将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显示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略显寂寥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这种情绪在最后一句“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中达到高潮,诗人不得不靠岸过夜,但每当回望,都无法抑制对朋友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浓厚的情感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滩恶过金水:描述了金水滩的恶劣水流,给人以危险的感觉。
- 波声远亦闻:即使身处远方,波涛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表现了自然的力量。
- 诗同家信发:诗歌如同家信一样,表达了浓厚的情感。
- 灯赂钓船分:灯光照亮了钓鱼的船只,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数夜仍无月:连续几夜没有月亮,暗示孤独与寂寞。
- 看山半是云:山中云雾缭绕,增加了神秘感。
- 又须登岸宿:必须靠岸过夜,显示了旅途的无奈。
- 囘望却思君:回头望去,却更加思念朋友,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写诗比作寄家信,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有对仗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描写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溪流: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不确定。
- 灯光:代表着希望与温暖,指引着诗人的心灵。
- 月亮:象征着思念和孤独的情感。
- 云:代表着梦幻与变幻,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滩恶”指的是什么? A. 水流急促
B. 水流平缓
C. 水流干涸
D. 水流清澈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A. 书信
B. 画作
C. 诗歌
D. 音乐 -
在诗中,诗人夜晚没有看到什么? A. 星星
B. 月亮
C. 山
D. 云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徐照《溪行寄灵舒》均以自然为主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宁静的内心感受,而徐照则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