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十》

时间: 2025-01-09 20:22:04

几年江海接华裾,所吐珠玑总绪馀。

黄叶翩翩都是景,别才落落不关书。

归来方见宦情薄,晚节仍嫌诗律疏。

漫道枯肠搜已尽,东坡佳句赵陈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年江海接华裾,所吐珠玑总绪馀。
黄叶翩翩都是景,别才落落不关书。
归来方见宦情薄,晚节仍嫌诗律疏。
漫道枯肠搜已尽,东坡佳句赵陈予。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在江海之间游历,所写的诗句如同珠宝般闪耀,都是一些遗留下来的感慨。
秋天的黄叶在空中翩翩而落,真是美丽的景象,但我离开后才发现,自己的才华似乎与书本无关。
回到家中才明白,官场的关系是多么淡薄,到了晚年仍觉得自己的诗歌格律有所疏漏。
别人常说我已经用尽了心思,其实我还有东坡的佳句和赵、陈的诗篇可供借鉴。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裾:华美的衣裳,指诗人的才华与文采。
  • 珠玑:珠宝与珍宝,暗指诗句的精妙。
  • 翩翩:轻盈飘动的样子,形容黄叶落下的优美。
  • 宦情:官场的人情关系,指对官场的冷漠。
  • 晚节:晚年的品德修养,常与晚年成就相联系。
  • 枯肠:形容诗人思维的贫乏或困顿。

典故解析

  • 东坡:指苏东坡(苏轼),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其作品常被后人引用。
  • 赵陈:指赵孟頫与陈与义,都是有名的诗人,引用其作品以示对前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巍,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政治变迁。他的诗歌承袭了唐宋的风格,注重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巍晚年,可能是在经历了官场的波折后,回归自然与内心的感悟。他在诗中反映了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杨巍对人生与文学的深刻思考为主线,展示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诗歌创作的深刻反思。首句“几年江海接华裾”引入了江海的广阔与文人气质的交融,仿佛在说,自己的才华如同江海般浩瀚而深邃。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揭示了内心的无奈与困惑。

“黄叶翩翩都是景”描绘出秋天的美丽,但“别才落落不关书”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疏离。诗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与书本知识的脱节,这种无奈让人心生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宦海浮沉的失望与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反省,显示出一种对世事的淡薄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最后一句“漫道枯肠搜已尽,东坡佳句赵陈予”则将前面的思考汇聚为对文学传承的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与借鉴前人的智慧。

整首诗在意象上变化多端,情感上层层深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年江海接华裾:诗人经过几年的江海游历,感受到自身的才华与自然的结合。
  • 所吐珠玑总绪馀:所吟咏出的诗句如同珍宝,留下的都是昔日的余韵。
  • 黄叶翩翩都是景:秋天的黄叶在空中飘落,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 别才落落不关书:在远离繁华的生活后,发现自己的才华似乎与书本无关,感到一种失落。
  • 归来方见宦情薄:回到故乡,才明白官场关系的淡薄,内心感到失望。
  • 晚节仍嫌诗律疏:到了晚年,仍然觉得自己的诗歌创作不够严谨。
  • 漫道枯肠搜已尽:别人说自己已经没有创作的灵感,其实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借鉴。
  • 东坡佳句赵陈予:引用苏东坡和赵、陈的作品,表示对前人诗歌的尊重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珠玑,形象地表达了诗的珍贵。
  • 对仗:整个诗歌在结构上保持了匀称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文学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海:象征广阔与自由,代表诗人的心境。
  • 黄叶:秋天的象征,传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珠玑:象征诗歌的珍贵与独特,暗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几年江海接华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对官场的看法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文学的追求
    • D. 对人生的反思
  3. “黄叶翩翩都是景”中“翩翩”是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才华
    • B. 秋天的黄叶
    • C. 官场的关系
    • D. 文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杨巍的与苏东坡的作品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杨巍的作品更体现了对官场的失望与孤独,而苏东坡的作品则更多展示了对人生的包容与乐观。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在文学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杨巍研究》
  • 《苏轼诗词选》
  • 《陶渊明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