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庙》
时间: 2025-01-11 14:1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庙
李廌
筑岩傅胥靡,耕野莘老农。
倏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
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
谁言一丘壑,卧此夭娇龙。
古来王佐才,中间千载空。
之人辅玄德,真有宰相风。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
向非三顾重,白首田舍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庙堂之上和田野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与农民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筑岩”和“耕野”象征着高官与普通农民的生活,而“倏来坐庙堂”则暗示了权力的瞬息万变。作者在庙堂中谈笑风生,似乎在夸耀自己的功绩。同时提到的“卯金运徂谢”和“孔明隐隆中”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人才的珍惜与惋惜。最后,作者感慨历史上王佐之才的稀缺,强调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那么诸葛亮也不会出山。
注释
- 筑岩:指庙堂的高处,象征权力和地位。
- 傅胥靡:傅与胥为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意指文人雅士。
- 倏来:突然、迅速。
- 卯金:古代金属铸造的仪式,象征权力的象征。
- 隐隆中:隐居于深山中,指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故事。
- 夭娇龙:形容才华横溢的人,寓意潜力巨大。
- 玄德:刘备的字,象征着正义和领袖。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文达,号天师,宋代诗人,以作诗见长。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并对历史人物表现出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与民众疾苦并存。李廌对此深有体会,借庙堂之事反思历史人物与现实政治,表达对贤才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题庙》是一首深刻反映政治与历史的诗作,李廌通过对比庙堂与田野,展现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距离。诗中不仅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更有对当下政治生态的批判。作者用“倏来坐庙堂”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同时又用“谈笑树奇功”表达对功绩的自豪,反映了政治人物们在庙堂中自我陶醉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诸葛亮,代表了理想中的政治人物,他的隐居和出山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历史意义。通过“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的叹息,李廌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认为真正的英才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被忽视。
整首诗流畅而有张力,既有对历史的追思,又有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视角。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使读者在享受韵律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筑岩傅胥靡,耕野莘老农。
描绘了高官与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前者高高在上,后者辛勤耕作。 -
倏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
权力的瞬息万变,庙堂中人自得其乐,谈论功绩。 -
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
通过历史典故引出诸葛亮,强调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
谁言一丘壑,卧此夭娇龙。
质疑世俗对才能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人才往往被埋没。 -
古来王佐才,中间千载空。
反映人才的稀缺,历史上能辅佐明君的人才不多。 -
之人辅玄德,真有宰相风。
赞美诸葛亮能够辅佐刘备,展现出宰相的风范。 -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
对人才未能得到应有重用的惋惜,强调历史的无情。 -
向非三顾重,白首田舍翁。
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诸葛亮也许不会出山,暗示对贤才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庙堂与田野的对比,突显权力与生活的差距。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增加诗的深度。
- 反问:质疑世俗对才华的认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历史与现实、权力与民生的关系展开,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政治现状的不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李廌传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以及对他们未能被重用的深切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堂:象征权力与政治中心。
- 田野:象征普通民众的生活与艰辛。
- 诸葛亮:象征智慧与忠诚,代表理想中的政治人才。
- 三顾:象征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题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廌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孔明”指的是谁?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孟子 -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才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惋惜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农民的同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题庙》相似之处在于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众疾苦,但《春望》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而《题庙》则更关注对历史人物和政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廌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