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岩篇》

时间: 2025-01-26 05:13:43

满目风烟悲世路,几人清境出尘氛。

小山丛桂原无主,万顷秋光总属君。

秀色直从天外尽,清芬偏好月中闻。

一筇欲访幽栖处,野水微茫隔暮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岩篇
满目风烟悲世路,
几人清境出尘氛。
小山丛桂原无主,
万顷秋光总属君。
秀色直从天外尽,
清芬偏好月中闻。
一筇欲访幽栖处,
野水微茫隔暮云。

白话文翻译:

满眼望去,风烟弥漫,令人感到世间的悲凉;
有几人能在这尘世中保持清净的境界呢?
小山上桂树丛生,却无人去管理;
万顷秋天的光景,全部都归你所有。
秀丽的景色从天边延展而来,
清香的气息独偏在月中显现。
我想手持一根竹杖去寻访那幽静的栖息之地,
但那野水在暮云中显得模糊不清。

注释:

字词注释

  • 满目风烟:眼前尽是风烟,形容混乱的世道。
  • 清境:清净的境界,指理想的精神状态。
  • 尘氛:尘世的纷扰与烦恼。
  • 丛桂:指桂花树丛。
  • 万顷秋光:广阔的秋天光景,形容秋天的美丽。
  • 清芬:清香的气味。
  • 幽栖处:幽静栖息的地方。
  • 野水微茫:野外的水面模糊不清。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桂”象征着高洁和清雅,常与文人雅士联系在一起。
  • “月中闻”暗指月夜的静谧与清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浙,明代诗人,生活在士人的文化氛围中,作品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富有哲理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惑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桂岩篇》通过描绘桂花与秋光,展现了诗人内心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纷争的审视。首联以“满目风烟”引入,直接表达了对世事的悲观情绪,与后面的“几人清境出尘氛”形成对比,突显了清净的稀缺。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桂树和秋光不仅描绘了优美的景色,更象征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诗中“万顷秋光总属君”,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然的归属感,而“清芬偏好月中闻”则是对自然美的细腻感悟,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最后两句“一筇欲访幽栖处,野水微茫隔暮云”则是诗人对理想栖息地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求索精神。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世态的悲观,又有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目风烟悲世路:眼前尽是混乱的景象,令人感到世道的悲凉。
  2. 几人清境出尘氛:在如此纷扰的环境中,有多少人能够保持一份清净?
  3. 小山丛桂原无主:小山上的桂花树丛无人照料,显得有些荒凉。
  4. 万顷秋光总属君:浩瀚的秋日光景仿佛都属于你,表现了自然的慷慨。
  5. 秀色直从天外尽:美丽的景色仿佛从天边延展而来,形容自然的壮丽。
  6. 清芬偏好月中闻:清香的气息只在月夜中显现,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7. 一筇欲访幽栖处:我希望手持竹杖去寻访那幽静的栖息之所。
  8. 野水微茫隔暮云:野外的水面在暮云中显得模糊不清,暗示着未知的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道比作风烟,形象生动。
  • 对仗:如“清境出尘氛”和“小山丛桂原无主”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桂树、秋光、月中清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清雅,承载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秋光:代表丰收与美好,寓意着一种成熟与宁静。
  • 月中:象征安静与清幽,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野水:代表自然的未知与神秘,寓意对探索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目风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悲凉与无奈
    C. 兴奋与期待

  2. “万顷秋光总属君”中“君”的含义是什么?
    A. 朋友
    B. 自然
    C. 诗人自己

  3. 诗中提到的“幽栖处”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市井
    B. 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孤独感,但更侧重于酒与月的意境;而朱浙的《桂岩篇》则通过桂与秋光表现出一种理想生活的追求,风格上更为清新淡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