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06:46

鱼乐。

鱼乐。

水镜涟漪如沐。

衔花拨剌浮沉。

唼絮凌波缕金。

金缕。

金缕。

春到人间知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笑令 其二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鱼乐。鱼乐。水镜涟漪如沐。
衔花拨剌浮沉。唼絮凌波缕金。
金缕。金缕。春到人间知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鱼在水中嬉戏的景象,水面如镜,波光粼粼,仿佛在沐浴一般。鱼衔着花朵,拨动水面,轻轻浮沉。水面的絮状物在波纹中飘荡,像缕缕金丝般美丽。金缕,金缕,春天已到,你知道吗?

注释:

  • 鱼乐:鱼在水中游玩嬉戏的状态。
  • 水镜涟漪如沐:水面平静如镜,微波荡漾,宛如沐浴。
  • 衔花拨剌浮沉:鱼衔着花朵,轻拨水面,浮沉之间。
  • 唼絮凌波缕金:水面上的絮状物在波浪中漂浮,仿佛缕缕金光。
  • 金缕:指金色的丝线,象征美丽和珍贵。
  • 春到人间知否:春天来到人间,你可知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湖帆,清代著名的画家与诗人,以工笔画和山水画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他的诗词作品常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的春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词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调笑令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水边的生机。开头的“鱼乐”即引出主题,表达鱼在水中欢乐的景象。接着“水镜涟漪如沐”,描绘水面的平静与微波,给人一种温柔与宁静的感觉。词人用“衔花拨剌浮沉”落实了鱼的活动,增添了动感。

“唼絮凌波缕金”的句子,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水面上的絮状物如同金色的丝线,令整个画面更加灵动。最后一句“春到人间知否”,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生活的思考,似乎在问人们是否意识到春天的到来以及生命的美好。

整首词在音韵上和谐,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鱼乐:简单直接,开篇即引入生动的场景。
  2. 水镜涟漪如沐:水面轻波荡漾,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3. 衔花拨剌浮沉:强调了鱼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
  4. 唼絮凌波缕金:用细腻的描写增强了春天的美感。
  5. 金缕:重复使用,强调了春天的美丽与珍贵。
  6. 春到人间知否:引发读者思考,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镜子,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鱼快乐的情感,使整个画面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词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和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词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代表着流动与变化,象征春天的生机。
  • 金缕:象征美丽和珍贵的春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镜”指的是什么?

    • A. 水面
    • B. 镜子
    • C. 玻璃
  2. 诗中“金缕”象征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美丽与珍贵
    • C. 鱼的欢快
  3.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词表达什么?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水的赞美
    • C. 对鱼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吴湖帆的《调笑令 其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但吴湖帆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湖帆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