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1 08:18:00

蜜烛花光清夜阑。

粉衣香翅绕团团。

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

方叹息,为遮拦。

也知爱处实难拼。

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蜜烛花光清夜阑。
粉衣香翅绕团团。
人犹认假为真实,
蛾岂将灯作火看。
方叹息,为遮拦。
也知爱处实难拼。
忽然性命随烟焰,
始觉从前被眼瞒。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蜜烛的光辉透过花影照耀,粉衣的美人儿像翩翩起舞的飞蛾一样围绕着。
人们仍然把虚假的景象当作真实的存在,难道飞蛾真的会把灯光当作火焰来看吗?
我叹息着,为了遮掩我的情感,心中明白爱是难以拼凑的。
忽然间,生命随着烟雾和火焰消逝,才意识到之前被眼前的幻象迷了眼。

注释:

  • 蜜烛:蜡烛,通常用蜂蜡制成,象征温暖的光亮。
  • 粉衣:指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带有美丽的意象。
  • 香翅:形容女子如同美丽的昆虫,带着芳香的翅膀。
  • :飞蛾,象征对光明的追逐,却最终可能误入险境。
  • 叹息:表达内心的无奈与叹息。
  • 遮拦:掩盖、隐藏的意思,暗示情感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惠洪,字文愚,号浑然,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长,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鹧鸪天》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表达了对虚幻与真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爱情故事。开头“蜜烛花光清夜阑”描绘出一个温暖而浪漫的夜晚,蜡烛的光辉与花影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紧接着“粉衣香翅绕团团”,将美丽的女子与飞蛾的形象结合,不仅表现了女子的娇美,也隐含了对爱情追逐的执迷。

诗中“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揭示了人们在爱情中的盲目与误解,以飞蛾扑火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虚幻情感的警惕。诗最后的“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则是情感的高潮,展现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由甜美而至痛苦的转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探讨了爱情的虚幻与残酷,引发读者对自身情感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蜜烛花光清夜阑:夜深时,蜡烛的光辉透过花影显得温暖而柔和。
    • 粉衣香翅绕团团:美丽的女子如同飞蛾般围绕,象征着她的吸引力。
    • 人犹认假为真实:人们常常将虚假的情感误认为真实。
    • 蛾岂将灯作火看:飞蛾难道真的会把灯光当作火焰吗?暗示对爱情的盲目。
    • 方叹息,为遮拦:我感到无奈与叹息,为情感所困。
    • 也知爱处实难拼:我明白,爱是难以拼凑与坚持的。
    • 忽然性命随烟焰:突然间,生命如烟雾般消散。
    • 始觉从前被眼瞒:才意识到之前被幻象所迷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飞蛾,强调其美丽与吸引力。
    • 对仗:如“蜜烛花光”与“粉衣香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蛾子赋予思考,表达对爱情的深刻洞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爱情中的虚幻与真实,表现了人们在情感追逐中的迷失与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蜜烛:象征温暖、迷人但又短暂的爱情。
  • 粉衣:代表青春、美丽与爱情的渴望。
  • 香翅:暗示轻盈与柔美,同时也隐含追求的风险。
  • :象征盲目追求爱情的行为,暗含危险。
  • 烟焰: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蜜烛”指的是什么?

    • A. 蜡烛
    • B. 花
    • C. 星星
  2. 诗人通过“蛾岂将灯作火看”想表达什么?

    • A. 对爱情的盲目
    • B. 对光明的追求
    • C. 对生活的热爱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迷茫
    • C. 后悔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李清照的名作,同样探讨爱情与幻象。
  • 《相见欢》:晏殊的作品,展现相思与离愁。

诗词对比

  • 惠洪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探讨了爱情的复杂,但惠洪更侧重于对虚幻的反思,而李清照则表现了对离愁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惠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