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彦龙过金陵》
时间: 2025-01-24 12:4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胡彦龙过金陵
高彦竹 〔宋代〕
金陵往事已成虚,
江水清清只见鱼。
遗庙空存元帝像,
故家多有二王书。
秋风出塞调生马,
夜月吟淮跨蹇驴。
借问新亭诸老泪,
而今烟景复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金陵往事的感慨与惆怅。诗人认为金陵的历史已经成为了虚幻的记忆,江水清澈,水中只见游鱼。遗留下来的庙宇仅存元帝的雕像,而故居中多有二王的书法作品。秋风吹过塞外,生马的调子响起;在月夜下,吟唱着淮水的诗人骑着驴子。诗人询问新亭的老者们流下的眼泪,如今的景象又是如何呢?
注释:
-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
- 虚:指虚幻、不真实。
- 遗庙: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庙宇。
- 元帝:指刘骏,南朝宋的开国皇帝。
- 二王书:指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代表了书法的高峰。
- 秋风出塞:秋风吹过边塞,暗含离愁别绪。
- 调生马:指马的叫声,形容草原的生气。
- 跨蹇驴:骑着蹇驴,形容旅途的艰辛。
- 新亭:指新亭,是金陵的一处名胜。
- 诸老泪:指老人的眼泪,象征着对往事的怀念和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彦竹,字良卿,宋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与书法,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送别朋友胡彦龙之际,正值秋季,金陵的景象和历史在诗人心中勾起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反映了他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胡彦龙过金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送别诗。诗的开头“金陵往事已成虚”,便直接点出诗人对金陵历史的怀念与感叹。金陵不仅是地名,更是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往事的象征。诗人用“江水清清只见鱼”来描绘金陵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提到“遗庙空存元帝像”,这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遗存,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故家多有二王书”则将目光引向书法艺术,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而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秋风、夜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诗人对新亭老者的询问,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离别的惆怅,也有对历史长河的沉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陵往事已成虚:金陵的往事已经化为虚幻,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
- 江水清清只见鱼:形象地描绘了金陵的自然美,水清见鱼,暗示了宁静与孤独。
- 遗庙空存元帝像:庙宇遗存,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对元帝的怀念。
- 故家多有二王书:提及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 秋风出塞调生马:秋风起,生马的调子,暗含离愁。
- 夜月吟淮跨蹇驴:在月夜吟诗,骑着驴,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借问新亭诸老泪:询问老者的泪水,体现对往事的追忆。
- 而今烟景复何如:对比过去与现在,抒发对景象变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水清清只见鱼”与“遗庙空存元帝像”相对。
- 比喻:将金陵的景象与历史往事结合,形成对比。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江水、秋风、夜月)来映衬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的怀念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江水:代表自然之美,同时隐喻时间的流逝。
- 元帝像:象征历史的遗存与人文精神。
- 二王书:象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高峰。
- 秋风与夜月:代表思乡与离愁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洛阳
- D. 西安
-
诗中提到的“二王书”是指哪两位书法家?
- A. 王羲之与王献之
- B. 王实甫与王维
- C. 王安石与王阳明
- D. 王勃与王昌龄
-
“秋风出塞调生马”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欢乐
- C. 离愁
- D. 兴奋
答案:
- B. 南京
- A. 王羲之与王献之
- C. 离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高彦竹的《送胡彦龙过金陵》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高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对金陵的记忆与感怀,李白则通过牛渚的古景抒发对历史英雄的追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高彦竹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