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平江寄倪元镇》

时间: 2025-01-24 15:47:30

玄文馆里逢君日,剪烛传杯夜话时。

寒月半窗亲下榻,幽人满坐共吟诗。

无儿守舍冯唐老,有客分金鲍叔知。

咫尺维舟空怅望,封题聊为寄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日平江寄倪元镇
李元圭 〔元代〕

玄文馆里逢君日,
剪烛传杯夜话时。
寒月半窗亲下榻,
幽人满坐共吟诗。
无儿守舍冯唐老,
有客分金鲍叔知。
咫尺维舟空怅望,
封题聊为寄相思。


白话文翻译:

在玄文馆中与你相逢的日子,
烛光摇曳中我与君共话至深夜。
寒冷的月光透过半窗,亲友下榻,
幽静的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吟诵诗篇。
冯唐老无儿守家,
鲍叔知有客分金。
咫尺之遥,舟船空留怅望,
笔者将此封题寄托我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玄文馆:指的是一个文人聚会的场所,通常举行文人雅集。
  • 剪烛:指的是点燃蜡烛,表示夜晚的情景。
  • 寒月:寒冷的月亮,象征冬季的寒冷。
  • 下榻:指的是客人来到这里住宿。
  • 幽人:指的是那些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
  • 冯唐:指冯唐,传说中的老者,象征年老无子。
  • 鲍叔知:鲍叔知是历史上著名的交际高手,象征有才华的人。

典故解析:

  • 冯唐老无儿守舍,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意思是年纪大了却没有儿女。
  • 鲍叔知则出自《史记·鲍叔知传》,他擅长交际,常与朋友分享财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元圭(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日,李元圭在平江见到好友倪元镇,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文人聚会场景,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深厚。


诗歌鉴赏:

这首《冬日平江寄倪元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温暖的友情。诗的开头,作者在“玄文馆”中与友相聚,温暖的烛光和亲切的夜话让人感受到人际关系的温馨。寒月透窗,增添了几分孤寂,却又因友人的陪伴而显得不那么寒冷。接着,诗人提到了冯唐和鲍叔知,二者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选择与际遇。冯唐的孤独与鲍叔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温暖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最后一句“封题聊为寄相思”,不仅是对倪元镇的思念,更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人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文馆里逢君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遇的场景。
  • 剪烛传杯夜话时:表现了两人夜晚谈心的温暖时刻。
  • 寒月半窗亲下榻:描绘了寒冷的冬夜,窗外月光映照,友人到访。
  • 幽人满坐共吟诗:众多文人共聚一堂,吟诵诗歌,气氛融洽。
  • 无儿守舍冯唐老:提到冯唐,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 有客分金鲍叔知:提到鲍叔知,象征着富有和热闹。
  • 咫尺维舟空怅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尽管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
  • 封题聊为寄相思:通过写作将思念寄托在文字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剪烛传杯”和“寒月半窗”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寒月”暗喻孤独的情感,增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折射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文馆:象征文人雅集,友谊的温暖。
  • 寒月:象征孤独与冷清。
  • 蜡烛:象征温暖的夜晚与亲密的交谈。
  • :象征距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元圭
    • C. 杜甫
  2. “无儿守舍冯唐老”中的“冯唐”指的是?

    • A. 一位有儿有女的老者
    • B. 年老无子的孤独者
    • C. 富有的人
  3. 诗中提到的“寒月”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与冷清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李元圭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友情的温暖,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对离别的伤感。两者都展现出浓厚的情感,但主题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元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