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卢能》

时间: 2025-01-26 04:04:31

明镜偷神秀,菩提犯卧轮。

更将旧衣钵,占断不传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镜偷神秀,菩提犯卧轮。更将旧衣钵,占断不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某种境遇下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借用“明镜”和“菩提”等意象,传达出对智慧和传承的渴望,却又感到无可奈何,最终只能承认这份孤独。

注释

  • 明镜:比喻清晰的智慧或内心的明亮。
  • 偷神秀:偷取神灵的秀气,意指一种灵气或才华。
  • 菩提:佛教用语,象征觉悟、智慧。
  • 卧轮:指佛教中的“法轮”,象征佛法的传播。
  • 旧衣钵:指古代高僧的衣物与法器,象征传承的智慧与知识。
  • 占断不传人:表示占有却不再传承给他人,带有孤独的色彩。

典故解析

“菩提”是佛教中讲究觉悟的象征,意思是“觉”,即认识到真实的自我。诗中提到的“卧轮”则是指佛教的法轮,象征着佛法的流转与传播。整首诗通过这些典故,传达出一种对智慧与传承的追求,以及在孤独中对这一追求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怡然,宋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入诗,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哲学思考交织的背景下,刘克庄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传承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传承的复杂情感。首句“明镜偷神秀”通过“明镜”这一意象,暗示了内心的清明与才华的闪耀,但“偷神秀”又带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似乎这种才华是短暂和被剥夺的。接下来的“菩提犯卧轮”,则进一步引入了佛教的智慧与传承,显示出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渴望。然而,最后两句“更将旧衣钵,占断不传人”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传承的阻断让诗人深感失落,仿佛所有的追求都无法得到传承,最终归于孤独。整首诗在短短的字句中,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镜偷神秀:意指明理清晰,心灵明亮,才华外露。
  2. 菩提犯卧轮:借用佛教的意象,表达对智慧与法理的追求。
  3. 更将旧衣钵:提到传承的物品,象征智慧与知识的传递。
  4. 占断不传人:感叹传承的阻断,带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隐喻:使用“明镜”“菩提”“卧轮”等象征物,传递深层次的思想。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智慧与传承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希望能够传承智慧,却发现这一切是如此渺茫,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 明镜:象征智慧与自省。
  • 菩提:象征觉悟与真理。
  • 卧轮:象征法的传播与传承。
  • 旧衣钵: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明镜偷神秀”中的“明镜”象征什么? A. 智慧
    B. 美丽
    C. 财富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菩提”属于哪种文化?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答案:B

  3. “占断不传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寻隐者不遇》——贾岛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但李白的诗更加直接,刘克庄的诗则通过隐喻深化了情感的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