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
时间: 2025-01-22 12:07: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
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
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
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
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
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白话文翻译:
在洛桥上遥望太室山,期待与你在云雾中相见。
归来时未能重逢,只能独自欣赏那寒冷的泉水。
与你共度的二十年,宛如阔大的松石般坚固。
田公(田园诗人)和谢昭(谢灵运)已然谢世,韩子(韩愈)也隐藏在幽静的田园中。
回忆往昔,我们曾携手同行,山中栖息的二位贤者。
笙歌声声传入那神秘的境地,诗酒相伴坐在空旷的天际。
昔日的旧友如今都已离散,独自罢琴,心中自怜。
逝去的人无法用药物挽回,唯有餐霞饮露的意境得以保全。
为了我整理心绪,与你共事于灵仙之境。
注释:
- 洛桥:指的是洛水之上的桥。
- 太室:太室山,位于今河南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寒泉:指清冷的泉水,象征着清凉和孤独。
- 阔松石:松树和石头的坚韧,象征着持久的友谊。
- 田公、谢昭、韩子:分别指田园诗人、谢灵运、韩愈等历史名人,代表文人雅士。
- 笙歌:乐器的一种,指音乐和歌声。
- 灵仙:指神仙,象征着追求超脱和精神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容,号景山,长安人,以五言诗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侯杜四的壁上,是赠友之作,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反映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昔日友谊的追忆,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老友离散的无奈与感伤。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开篇的“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接下来的回忆则构成了诗的情感核心,诗人追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二十年,表达了深厚的情谊。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欢乐与现实的孤独,展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一句,尤为动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眷恋。最后两句以“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总结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桥瞻太室:在洛桥上远望太室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期子在云烟:期盼与友人相聚于云雾之中,隐喻着无常。
- 归来不相见:归来时未能相见,充满了遗憾。
- 孤赏弄寒泉:独自欣赏寒冷的泉水,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 与君阔松石:与朋友的友谊如同坚固的松石,持久而稳固。
- 于兹二十年:友谊持续了二十年,时间的积淀。
- 田公谢昭世:提及已逝的文人,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韩子秘幽埏:韩愈的隐居生活,象征着文人的生活态度。
- 忆昔同携手:回忆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情感深厚。
- 山栖接二贤:山中栖息的贤士,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
- 笙歌入玄地:音乐传入神秘的境地,表达精神追求。
- 诗酒坐寥天:以诗酒相伴,享受孤独的美好时光。
- 旧友悉零落:昔日的朋友都已离散,表现孤独。
- 罢琴私自怜:独自停琴,感慨自身的孤寂。
- 逝者非药误:亡友无法复生,表现无奈。
- 餐霞意可全: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寻求心灵的宁静。
- 为余理还策:整理思绪,寻求精神寄托。
- 相与事灵仙:与友人共事于灵仙之境,象征追求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阔松石”,象征坚固持久。
- 对仗:如“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次提及“旧友”,突出了情感的深厚与失落。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在孤独中寻求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桥:代表情感的寄托点,象征友谊的开始。
- 太室: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寻。
- 寒泉:象征孤独和清冷的心境。
- 松石:象征坚固的友谊。
- 山:象征隐逸与自然的结合。
- 笙歌:代表精神生活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田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田园诗人
- B. 田光
- C. 田园士
- D. 田文
-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相与事__”,请填入适当的词汇。
-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是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逝去的感慨。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 A
- 灵仙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友谊和离别的主题。
- 李白《将进酒》:描绘了酒与友谊的结合,体现出豪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本诗的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庭的情感,而宋之问则着重于友情的珍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