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为妹瑶飞作》

时间: 2025-02-04 15:35:42

欢愁不定意迟迟,别有幽情绿水湄。

玉手折来堤上柳,结成如意寄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欢愁不定意迟迟,别有幽情绿水湄。
玉手折来堤上柳,结成如意寄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欢喜也有忧愁,意念缠绵不已,特别是在水边的环境中,情感更显得幽深。作者用玉手折下堤边的柳枝,编成如意的形状,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欢愁:欢喜与忧愁交织的状态。
  2. 意迟迟:心意无法决定,犹豫不决。
  3. 幽情:深沉而隐秘的情感。
  4. 绿水湄:绿水边缘,指的是水边的环境。
  5. 玉手:形容女子的手白皙如玉。
  6. 折来堤上柳:从堤岸上折下柳枝。
  7. 如意:象征美好的愿望,常用作寄托情感的物件。
  8. 寄相思:寄托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叶飞,明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幽怨与柔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可能是受到身边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影响,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情感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闺情为妹瑶飞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开篇“欢愁不定意迟迟”,便道出了内心的矛盾,欢喜与忧伤交织的情感状态,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水边的“绿水湄”既是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思念之情的寄托。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堤上的柳树则象征着生命的柔韧与希望。

“玉手折来堤上柳”,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优雅形象,更隐含了对生活的细腻关注。柳枝在这里成为了情感的载体,象征着柔情与思念。最后一句“结成如意寄相思”,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柳枝的如意形象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隐喻了对远方人的深情寄托。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的表达自然流畅,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欢愁不定意迟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欢喜与忧愁交错,内心的想法迟迟无法明确。
  2. 别有幽情绿水湄:在水边隐藏着深邃的情感,环境与内心情感相互映衬。
  3. 玉手折来堤上柳:描绘了女子的手如玉般美丽,折柳的动作充满了柔情。
  4. 结成如意寄相思:将折下的柳枝编成如意,象征着对远方人的思念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水边的柳树象征着思念与柔情。
  • 拟人:欢愁与情意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情感的复杂性展开,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与美好祝愿,传递出一种细腻而温柔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欢愁:象征着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 绿水:自然的美好,承载着思念。
  • 堤上柳:柔韧与希望的象征。
  • 如意:美好愿望的寄托,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欢愁”是指什么?

    • A. 只有欢喜的情感
    • B. 只有忧愁的情感
    • C. 欢喜和忧愁交织的情感
    • D. 无关情感
  2. “玉手折来堤上柳”中的“玉手”主要形容什么?

    • A. 手的大小
    • B. 手的颜色和美丽
    • C. 手的力量
    • D. 无关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思念。
  •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对爱情的感慨与思念。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

  • 主题同样围绕思念与情感,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熊叶飞《闺情为妹瑶飞作》

  • 更加强调内心矛盾的复杂性,展现了对特定人物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包括熊叶飞的作品及其他明代诗人的代表作。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诗词分析与鉴赏的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