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野泉韵》

时间: 2025-04-29 10:20:54

自笑生随雁影浮,几经楚尾与吴头。

塞楼角送关山月,湘驿砧敲岳麓秋。

岁月轮如走坂,功名求剑记行舟。

即今安得如渑酒,与汝同浇万古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笑生随雁影浮,几经楚尾与吴头。
塞楼角送关山月,湘驿砧敲岳麓秋。
岁月轮如走坂,功名求剑记行舟。
即今安得如渑酒,与汝同浇万古愁。

白话文翻译:

我自嘲身世如同大雁的影子在空中漂浮,经历了多少楚地的尾声和吴地的晨曦。
在边塞的楼角送走那关山的明月,湘江的驿站里敲打着砧板,岳麓山下已是深秋。
岁月的轮回就像走在陡峭的坡道上,功名的追求犹如在船上记录过往。
如今怎么能像渑水那样酿酒,与朋友一起浇灌这万古的忧愁呢?

注释:

  • 自笑生:自嘲自己的生活。
  • 雁影浮:比喻生活漂泊不定,如同大雁的影子。
  • 楚尾与吴头:指楚地的尾声和吴地的晨曦,象征南方的行程。
  • 塞楼角:指边塞的楼阁。
  • 关山月:关山的明月,象征思乡与离愁。
  • 湘驿砧:湘江边的驿站,砧板的声音象征生活的琐碎。
  • 岁月轮如走坂:岁月像在陡坡上奔走,形容时间的无情。
  • 功名求剑:追求功名的艰辛。
  • 渑酒:指渑水的美酒,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 楚尾与吴头:楚和吴是古代中国的两个地方,常用来代表南方的文化和历史。
  • 关山月:古人常以明月寄情,关山则代表离愁别绪。
  • 岳麓:岳麓山是长沙著名的山,代表着自然景色及文化意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起耕,字子达,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体现出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南方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次刘野泉韵》是葛起耕的一首佳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通过大雁、月亮、砧板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运用“雁影”与“楚尾、吴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南方的游历与归属感的缺失。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边塞的孤寂与秋天的萧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岁月轮如走坂”比喻人生的艰辛与追求,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即今安得如渑酒,与汝同浇万古愁”,则是对朋友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思考和感伤,体现了葛起耕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笑生随雁影浮:表达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自嘲,仿佛随大雁的影子飘浮。
  • 几经楚尾与吴头:经历了很多地方,暗示漫长而孤独的旅程。
  • 塞楼角送关山月:在边塞的楼角,送别明月,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湘驿砧敲岳麓秋:描绘湘江驿站的生活,体现了生活的琐碎与现实。
  • 岁月轮如走坂:比喻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艰辛。
  • 功名求剑记行舟:追求功名的艰难,记录过往的追忆。
  • 即今安得如渑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渑水的美酒象征着对友谊与快乐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月轮如走坂”,将岁月形象化,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如“楚尾与吴头”,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象征:明月、雁影等意象,象征着思乡、孤独与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作者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渴望,体现出浓厚的抒情氛围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影:象征漂泊与孤独。
  • 关山月:象征思乡与离愁。
  • 湘驿砧: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现实。
  • 渑酒: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笑生随雁影浮”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 A. 自豪
    • B. 自嘲
    • C. 失落
  2. “岁月轮如走坂”中的“走坂”比喻什么?

    • A. 人生的顺利
    • B. 时间的无情
    • C. 自然的美丽
  3. “即今安得如渑酒”的“渑酒”象征着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功名的追求
    •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月下独酌》:与《次刘野泉韵》在思乡情感上的共鸣相似,但李白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