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41:07

酒渴思茶交午饭,沈烟闲拨钗梁。

小梅花盒教添香。

填词浑已懒,何况脱衣裳。

才把梦儿牢捉住,无端又著思量。

十分情愿是回肠。

欲抛抛不得,敧枕数鸳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二首 其二
酒渴思茶交午饭,沈烟闲拨钗梁。小梅花盒教添香。填词浑已懒,何况脱衣裳。才把梦儿牢捉住,无端又著思量。十分情愿是回肠。欲抛抛不得,敧枕数鸳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午饭时的闲适与思绪,酒渴时想要喝茶,惬意地拨弄着头发,梅花盒里的香气令人陶醉。尽管已经懒得填词,但想起梦中情景,心中又不由得生出思念之情。内心深处的情感纠缠,让人既想要放下,却又难以割舍,最终只能在床头与鸳鸯相依。

注释:

  • 酒渴:口渴时想喝酒,暗示诗人心中对酒的渴望。
  • 思茶:想起茶,表达一种对饮品的向往。
  • 沈烟:指烟雾缭绕的状态,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拨钗梁:描述轻松闲适的动作,拨弄发髻的情景。
  • 小梅花盒:指盛放香料的小盒子,象征着优雅和美好气息。
  • 填词:创作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懈怠。
  • 牢捉住:抓住梦境,象征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 回肠:形容心中的情感纠缠。
  • 欲抛抛不得:想要放下却无法做到,表达内心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楚材,号佩弦,晚号香山居士,清代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感受,反映了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午餐的闲适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对各种细腻情感的体悟。诗人通过“酒渴思茶”将饮食与内心情感紧密联系,饮酒与饮茶的选择不仅是口腹之欲的表达,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映。接着,诗人通过“沈烟闲拨钗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生活中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悠闲。

然而,诗的情感并不止于此。诗人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却又被梦境中的思念牵绊,内心的矛盾通过“欲抛抛不得”得以体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情感困境。通过“敧枕数鸳鸯”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执着,以及在宁静与纷扰之间的挣扎。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酒渴思茶交午饭:描绘诗人午饭时的状态,酒渴时想喝茶,表现出一种对饮品的渴望。
  2. 沈烟闲拨钗梁:描写悠闲的午后,诗人拨弄着自己的发髻,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3. 小梅花盒教添香:梅花盒里散发的香气,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优雅。
  4. 填词浑已懒,何况脱衣裳:表达诗人对创作的懈怠和对生活的无奈。
  5. 才把梦儿牢捉住,无端又著思量:抓住梦境的瞬间,却又忍不住思考,显示出内心的矛盾。
  6. 十分情愿是回肠:情感如回肠,深刻而复杂。
  7. 欲抛抛不得:想要放下却无法做到,表达了内心的挣扎。
  8. 敧枕数鸳鸯:与爱人相依,象征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梦儿”和“鸳鸯”等意象,隐喻内心情感的复杂。
  • 拟人:赋予梦境以情感,表达对梦中情景的珍视。
  • 对仗:全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执着,探讨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活的愉悦与放松。
  2. :代表内心的宁静和思索。
  3. :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细腻。
  4. 梅花盒:象征优雅、芬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5. 鸳鸯: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酒渴思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食的渴望
    • B. 对饮品的渴望
    • C. 对生活的厌倦
  2. “欲抛抛不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 A. 无所顾忌
    • B. 内心挣扎
    • C. 心情愉悦
  3.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爱情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蝶恋花》苏轼

诗词对比:李清照的《临江仙》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爱情的追忆,表现出相似的情感基调和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选》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