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饯交代沈公雅台山寺作,继作朝中措)》
时间: 2025-01-27 03:1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鹤仙》(饯交代沈公雅台山寺作,继作朝中措)
作者:赵彦端 〔宋代〕
揽垂杨细折。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
文茵带琱轭。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
柔桑半叶。转光风轻扬秀麦。
正人家共约,耕相借牛,社相留客。
清绝。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
东君何事,将春至,放春歇。
道从今江上,一花一柳,皆想油幢瑞节。
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回忆往昔的情感与美好。
“揽垂杨细折”,我轻轻折下一枝垂柳,想起与君的情谊。
“文茵带琱轭”,这里是春天的到来,去年的小路依然可寻。
“柔桑半叶”,温暖的春风轻轻摇曳着丰收的麦田。
“正人家共约”,邻居们互相借牛耕作,社日的客人也被热情留住。
“清绝”,这溪山的美景依然记得,曾在脱帽吟唱间,倚楼邀月。
“东君何事”,春天到来,是否让你放下了忙碌?
“道从今江上”,沿着江边,一花一柳,皆想起那美好的瑞节。
即使离愁让人感到瘦弱,但金色的阳光依然照耀着未来。
注释:
- 垂杨:指垂柳,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琱轭:指华美的车轭,象征富贵。
- 阡陌:指田间小路,代表过去的回忆。
- 柔桑:指柔软的桑叶,暗示春天的生机。
- 东君:指春天的主宰,春神。
- 瑞节:指美好的节日,象征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雅的文笔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离别、思念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而富有音韵美。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送别友人沈公,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瑞鹤仙》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垂杨”、“柔桑”、“秀麦”等,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惆怅巧妙结合。开头用“揽垂杨细折”引入,既是对别离的感慨,也是对春天的期待。
词中提到的“文茵带琱轭”象征着繁华与富贵的生活,而“阡陌”则引发对往昔的追忆,形成了强烈的时间对比。接着,作者描绘了乡村的和谐景象:邻里之间的互助与温情,传达出一种宁静安详的乡居生活。
然而,当春天来临,东风送暖,作者却在其中感受到一丝离愁。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词在轻快的节奏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更是将悲伤与希望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充满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揽垂杨细折:轻轻折下一枝垂柳,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 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希望与友人分享内心的情感。
- 文茵带琱轭:描绘出春天的到来,生活的富足。
- 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回忆去年的往事与小路。
- 柔桑半叶:春风轻拂,展现生机。
- 转光风轻扬秀麦:描绘麦田的丰收与自然的美丽。
- 正人家共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共同生活。
- 耕相借牛,社相留客:乡村生活的和谐氛围。
- 清绝:溪山景色的清新绝丽。
- 溪山犹记:过去的美好回忆犹在。
- 脱帽吟风,倚楼招月: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
- 东君何事,将春至,放春歇:感叹春天的来临与离去。
- 道从今江上,一花一柳:沿江而行,景色迷人。
- 皆想油幢瑞节:寄托对美好节日的向往。
- 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即使有离愁,但依然期待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情,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耕相借牛,社相留客”,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离别、春天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杨:象征离别,常用于伤感的情境。
- 春天:代表生机与希望。
- 溪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宁静。
- 牛:象征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友爱。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彦端的《瑞鹤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的珍惜
B. 对战争的哀悼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财富的渴望 -
词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
“脱帽吟风,倚楼招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A. 忧愁
B. 轻松
C. 愤怒
D. 迷茫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 《青玉案·元夕》:通过元宵节的景象展现对爱情与团圆的渴望,情感上与《瑞鹤仙》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