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1-10 18:39:03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

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
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感慨。诗中提到河北地区的盗贼滋生,挑起了与海东夷(即指东夷地区的民族)之间的冲突。国家空虚,只有一些朋党之字在空谈,华夏大地的混乱则是由于党派之碑所引起的。

注释:

  • 河北贼:指的是河北地区的盗贼,象征社会的动乱。
  • 海东夷:古代对东夷民族(如今的东北地区部分民族)的称呼。
  • 空国:国家空虚,形容政治腐败,无法治理。
  • 朋字:朋党,指的是结党营私,暗指政治上的派系。
  • 党碑:指党派的标志或象征,暗示对社会动乱的根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秋崖,宋代词人、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而闻名。刘克庄在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之际,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外敌入侵的时期。政治腐败、朋党的兴起加剧了国家的混乱,因此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政治忧虑。诗的开头通过提及“河北贼”,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的根源,盗贼的滋生不仅是经济困窘的结果,更是政治腐败的体现。接着“挑致海东夷”则暗示了外患的威胁,内忧外患交织,使得国家的治理愈发艰难。

“空国坐朋字”中的“空国”不仅指代国力衰弱,还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圈内朋党的讽刺,这些朋党之人只顾自身利益,未能为国分忧。最后一句“乱华由党碑”则总结了社会动乱的根源,强调了党派之争对国家和民族的破坏,深刻揭示了政治斗争对社会安宁的影响。

整首诗采用简洁的语言,直白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当权者无能的控诉,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刘克庄通过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养成河北贼”:河北地区的盗贼滋生,暗喻社会的动乱。
    2. “挑致海东夷”:盗贼的滋生引发了与东夷民族的冲突,表明外患加剧。
    3. “空国坐朋字”:国家空虚,只剩下朋党之人相互依附,反映政治的腐败。
    4. “乱华由党碑”:华夏大地的混乱源于党派之争,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后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社会动乱与盗贼相提并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现状。
    • 象征:如“党碑”象征着党派之争引发的社会动荡。
  • 主题思想:诗歌深刻揭示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控诉,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思政治行为的后果。

意象分析:

  • 河北贼:象征社会动乱和治安问题。
  • 海东夷:外部威胁与民族冲突的象征。
  • 空国:国家虚弱和治理无能的象征。
  • 党碑:政治斗争与派系争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北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外敌
    B. 社会动乱
    C. 经济繁荣

  2. 诗中提到的“海东夷”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民族? A. 西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3. “空国坐朋字”中的“朋字”指的是? A. 朋友
    B. 朋党
    C. 文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忧虑的情感,但更注重个人情怀。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描写景色来引发对国家兴衰的思考,与刘克庄的直白批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的社会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