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墓五首》

时间: 2024-09-19 22:09:42

尼父常言讳徵在,释迦说法向摩耶。

僧伽端的□□姓,络秀何须有外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尼父常言讳徵在,
释迦说法向摩耶。
僧伽端的姓,
络秀何须有外家。

白话文翻译:

尼父(孔子)常说,隐秘的真理在于内心,
释迦牟尼(佛祖)在摩耶夫人面前传授教义。
僧伽(僧侣)本是端正的姓氏,
而不需要有外来的家族背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尼父:指孔子,意指父亲或老师。
  • 讳徵:隐秘的真理或内涵。
  • 释迦: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摩耶:释迦牟尼的母亲,佛教中的重要人物。
  • 僧伽:僧侣的意思,表示出家人。
  • 端的:清白正直,不做伪饰。
  • 络秀:可能指“络绎不绝”的意思,暗指外来的家族。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尼父”和“释迦”,分别引入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传承与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东海,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文赋,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简洁明快,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谒墓五首》是刘克庄在追悼故人或表达对先哲的敬仰时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墓五首》通过引入儒释两家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和对先哲的敬仰。诗的开头提到“尼父常言讳徵在”,不仅是对孔子思想的承认,也暗示了对内在道德和思想的重视,表明诗人对人心的关注。接着提到释迦在摩耶面前说法,展现了佛教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后面两句则强调了僧侣的清白与正直,表达出一种反对外在家族影响、追求内在修养的思想。

整首诗言简意赅,意象丰富,既有哲理的深邃,又不失文人的情感。诗人在对先哲的敬重中,传达出对真理与内心修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尼父常言讳徵在:孔子常常强调内心的真理和道德的重要性。
  • 释迦说法向摩耶:佛教的传承,释迦牟尼在母亲面前传授教义,寓意着真理的传承和母爱的伟大。
  • 僧伽端的姓:僧侣应该有清白正直的品质。
  • 络秀何须有外家:强调内在的修养不需要依赖外部的家族背景。

修辞手法

  • 诗中采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量。
  • 借用历史典故,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具深度与广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反映了对人生真理的探索和对儒释文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尼父: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智慧与道德。
  • 释迦:代表着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 僧伽:象征着出家人清净的生活与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谒墓五首》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刘克庄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尼父”指的是谁?

    • A. 孟子
    • B. 释迦牟尼
    • C. 孔子
    • D. 老子
  3. 诗中强调的内在修养主要体现在什么上?

    • A. 外在财富
    • B. 家族背景
    • C. 道德信仰
    • D.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刘克庄的《谒墓五首》更侧重于对内在道德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的悲伤。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