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七 戴良女》

时间: 2024-10-17 00:50:21

竹笥并綀帔,何妨托妾身。

若逢夫婿问,向道乃翁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笥并綀帔,何妨托妾身。若逢夫婿问,向道乃翁贫。

白话文翻译:

这竹筐和绣帕在一起,何妨用我这个妾身来托付。如果遇到我的丈夫问起,我就说我家里是贫穷的。

注释:

  • 竹笥:竹制的筐,古代用于盛物。
  • 并綀帔:指竹筐和绣帕放在一起,这里用作比喻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 妾身:指自己的身份,表明她是妾而非正妻。
  • 夫婿:丈夫。
  • 向道:如果被问到时,表示她的回答。
  • :指父亲,表示家庭的贫困。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了妾的身份和贫穷的家庭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限制及家庭经济状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汀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及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生活境遇,作者以一种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自己贫贱身份的接受和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女性在家庭中屈从于贫困与身份的无奈。第一句“竹笥并綀帔”,用意象化的手法描绘出一种简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女性的柔弱与坚韧。接着,“何妨托妾身”展现了妾的自我认同和对自身身份的接受,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最后两句则是对家庭贫困的坦然面对,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艰难,也要以平常心面对。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透出坚韧的力量,表现了女性在困境中的自我价值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笥并綀帔:描绘生活的简朴,暗示环境的贫困。
  • 何妨托妾身:表达妾的身份并不妨碍她的自我价值和存在感。
  • 若逢夫婿问:指向丈夫的提问,反映出家庭关系的微妙。
  • 向道乃翁贫:承认家庭的贫穷,表现出一种无怨无悔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简朴比作竹筐与绣帕的结合,隐喻生活的两难。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何妨”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在贫困中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生活的无畏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限制,同时也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笥: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艰难。
  • 綀帔:象征着传统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 妾身:象征着社会地位的低下与身份的认同。
  • :象征着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权的压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笥”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贫穷
    • C. 权力
    • D. 美丽
  2. 诗人对妾的身份持什么态度?

    • A. 自卑
    • B. 无所谓
    • C. 自豪
    • D. 惊慌
  3. 诗中提到的“翁”指的是谁?

    • A. 妻子
    • B. 丈夫
    • C. 父亲
    • D.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在情感和生活中的无奈,但情感更加细腻。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贫困和对生活的无奈,主题相似,但表现方式更为悲壮。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