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其一 自题小象》

时间: 2025-01-27 03:24:35

乌帽华颠,酒眼诗肩。

这形容、不称貂蝉。

何须计较,且自随缘。

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

平生放宕,都无系恋。

只难忘、红袖风前。

春来结伴,谁与流连。

且同侠少,寻醉叟,学顽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其一 自题小象
作者: 吴绮

乌帽华颠,酒眼诗肩。
这形容不称貂蝉。
何须计较,且自随缘。
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
平生放宕,都无系恋。
只难忘红袖风前。
春来结伴,谁与流连。
且同侠少,寻醉叟,学顽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头戴乌帽,华发满头,酒眼朦胧,诗意在肩。
这形象与貂蝉相比,实在不算出众。
何必去过于计较,随缘而活便好。
去登上弁岭,途经霅水,泛舟于苕川。
我这一生放荡不羁,心中没有牵挂。
只难以忘怀的是红袖在风前轻舞的景象。
春天来临时,谁来与我共游流连。
不如和侠少一起,寻访醉酒的老者,学习那顽童般的快乐。

注释:

  • 乌帽: 黑色的帽子,通常指文人或士人的装束。
  • 华颠: 华发,指白头。
  • 酒眼: 醉意朦胧的眼神。
  • 诗肩: 诗意寄托于肩上。
  • 貂蝉: 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丽的女子。
  • 弁岭、霅水、苕川: 地名,意指游历之地。
  • 平生放宕: 一生中放纵不羁。
  • 红袖: 红色的衣袖,暗指女子的娇美形象。
  • 侠少: 侠义的年轻人。
  • 醉叟: 醉酒的老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女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生活的感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在清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常常与酒诗相伴,吴绮的这首词正是对那种洒脱生活的描绘。她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表达对自由洒脱的向往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行香子 其一 自题小象》是吴绮的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人生状态,展现了一种洒脱而又不失文雅的生活态度。开篇以“乌帽华颠,酒眼诗肩”自我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自嘲。接着,通过与貂蝉相比,显示出对美的无所谓,反而强调随缘而活的自在。

“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则描绘了一幅恬淡的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游历的向往。生活中的放荡不羁与对美好回忆的留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中的“难忘红袖风前”更是将柔美的女性形象与春天的生机结合,象征着诗人心中未解的情感牵挂。

最后,诗人呼唤与“侠少”共游的伙伴,表达了对友谊和醉酒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这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深刻的生活哲学,既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又是对自由精神的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乌帽华颠”:自我形象的描绘,暗指诗人年岁已长,心态却依然年轻。
  • “酒眼诗肩”:用酒作伴,诗意随身,表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这形容不称貂蝉”:自谦,表示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不如古代美女。
  • “何须计较,且自随缘”:随性而活,强调对生活的态度。
  • “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描绘游历的美好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 “平生放宕,都无系恋”:人生放纵,无牵挂。
  • “只难忘红袖风前”: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留恋。
  • “春来结伴,谁与流连”:渴望友情与陪伴。
  • “且同侠少,寻醉叟,学顽仙”:追求无忧无虑的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自谦:通过与貂蝉的比较,表现出对自身的谦逊。
  • 意象: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联系。
  • 排比:多地名的使用,增强了游历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人生的积极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帽:象征文人身份。
  • 红袖:代表美丽、柔情的女性形象。
  • :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乌帽”指什么?

    • A. 黑色的帽子
    • B. 白色的帽子
    • C. 红色的帽子
  2. 诗中提到的“侠少”指的是?

    • A. 年轻的武士
    • B. 年轻的文人
    • C. 年轻的商人
  3. “难忘红袖风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望
    • C. 对现在的享受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有类似对生活的感怀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但吴绮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男性化的游历与洒脱的精神。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