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西下》

时间: 2025-01-26 04:04:51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门西下
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
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
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
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
却羡杨朱泣路岐。

白话文翻译:

一夜南风吹来,船只摇晃得危险万分,我在荆门回头望去,仿佛看见夏日的云彩。人生怎么能轻易对待离别呢?天意又何曾顾忌那些危险的道路?亲人的书信已经断绝,蕙兰的香气也失去了当初的美好时光。洞庭湖宽阔,蛟龙在此肆虐,然而我却羡慕杨朱在路口哭泣的情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荆门:指荆门山,位于今湖北省,古代为通往南方的重要水路。
  • 南风:春天的风,带来温暖。
  • :指危险、摇晃。
  • 离别:指分别、离去。
  • 绝徼:指隔断的路,断绝的联系。
  • 蕙兰:一种香花,象征美好的事物。
  • 佳期:美好的时光或约定的日子。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象征凶恶。

典故解析:

  • 杨朱:春秋时期的哲学家,以重视个人情感和亲情而闻名,常用其故事来表现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人生哲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商隐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生活困顿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诗歌鉴赏:

《荆门西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开篇的“南风一叶危”中,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船只在风浪中摇晃的危险场面,隐喻人生在风浪中不易,接着“荆云回望夏云时”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之后,诗人感慨“人生岂得轻离别”,表明离别对人心的重压与无奈,而“天意何曾忌险巇”则进一步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捉弄。接下来的“骨肉书题安绝徼”透露了亲情的断裂与孤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诗人以“洞庭湖阔蛟龙恶”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威胁,而“却羡杨朱泣路岐”则流露出对他人情感表达的羡慕,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夕南风一叶危:南风吹来,船只在波涛中摇晃,暗指人生的风险。
  2. 荆云回望夏云时:在荆门回首往昔,感慨时光流逝。
  3. 人生岂得轻离别:人生中的离别不容轻视,暗示人际关系的珍贵。
  4. 天意何曾忌险巇:人生的艰难险阻,似乎是命运的安排。
  5. 骨肉书题安绝徼:亲人间的书信已断,象征亲情的失落。
  6. 蕙兰蹊径失佳期:蕙兰的香气失去了往日的美好,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7. 洞庭湖阔蛟龙恶:洞庭湖的壮丽与蛟龙的凶猛,反映自然的威力。
  8. 却羡杨朱泣路岐:羡慕他人在离别时的情感表达,表露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南风一叶危”,将船只比作生命,在波涛中摇摆。
  • 对仗:如“蕙兰蹊径”“骨肉书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人生的离别与命运的无常,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风:象征温暖与希望,但也暗示变幻无常。
  • 荆云:代表对过去的回忆与眷恋。
  • 骨肉:象征亲情与人际关系的牵绊。
  • 蕙兰:象征美好、珍贵的情感。
  • 蛟龙:象征自然的威胁与力量。
  • 杨朱泣路岐:象征对情感表达的渴望与羡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风”象征什么?

    • A. 温暖与希望
    • B. 风暴与危险
    • C. 和平与安宁
    • D. 寒冷与孤独
  2. “骨肉书题安绝徼”中“骨肉”指的是?

    • A. 亲情
    • B. 朋友
    • C. 同事
    • D. 爱人
  3. 诗人羡慕的对象是谁?

    • A. 杨朱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离骚》

诗词对比:

  • 李商隐与杜甫的离别主题作品,李商隐更侧重个体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和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李商隐诗集》
  3.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