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桃源忆故人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轻烟漠漠春何处,
试问水边风絮。
部分晚来疏雨,
只共芭蕉语。
愁将花信频频数,
毕竟春深多许。
莫遣流莺催汝,
一夕过南浦。
白话文翻译:
在轻烟弥漫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呢?
我试着向水边的风絮打问。
这时,晚来的细雨稀疏地洒落,
只与芭蕉倾诉着细语。
愁绪让我频频数着花开的信号,
毕竟春天已经深了许多。
不要让流莺来催促你,
让我在傍晚时分越过南浦。
注释:
- 轻烟漠漠: 轻烟淡淡的,形容春天的朦胧气息。
- 春何处: 春天在哪里,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思念。
- 风絮: 风中的柳絮,象征春天的气息。
- 部分晚来疏雨: 指春天的细雨,在傍晚时分轻轻落下。
- 芭蕉: 一种常见的植物,其叶子大而宽,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
- 花信: 花开的消息,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流莺: 指黄莺,春天的鸟类,象征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春天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南浦”可能与古代文人所向往的桃花源意象相呼应,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号天池,长于诗文,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城市生活繁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故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春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开篇的“轻烟漠漠春何处”,以轻烟隐喻春天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试问水边风絮”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风中的柳絮仿佛在回应着他的询问,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
“部分晚来疏雨”描绘了春天傍晚的细雨,雨滴轻轻洒落,与芭蕉的低语相呼应,形成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意境。而“愁将花信频频数”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他在思念故人的同时,也在默默关注春天的变化,似乎在等待某种消息的到来。
最后两句“莫遣流莺催汝,一夕过南浦”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流莺催促的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希望在这短暂的春色中,能够与故人再相聚。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烟漠漠春何处: 轻烟弥漫,春天的气息似乎无处不在,但又让人感到迷茫。
- 试问水边风絮: 诗人试图向自然、向风中的柳絮寻求春天的答案,表现出对春的渴望。
- 部分晚来疏雨: 傍晚时分的细雨,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朦胧的春意。
- 只共芭蕉语: 诗人与芭蕉的对话,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与沟通。
- 愁将花信频频数: 内心的愁苦让诗人频频关注花开的信号,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 毕竟春深多许: 春天已经深了,时间的推移令人感受到春天的丰富与美好。
- 莫遣流莺催汝: 不要让鸟儿来催促,表现出对时光的留恋与对故人的思念。
- 一夕过南浦: 在黄昏时分,越过南浦,这里可能暗示着理想的归宿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轻烟漠漠”比喻春日的朦胧。
- 拟人: “芭蕉语”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烟: 代表春天的朦胧与柔和。
- 风絮: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时光的流转。
- 疏雨: 代表春天的细腻与清新。
- 芭蕉: 象征着温暖的南方与宁静的生活。
- 流莺: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时间的催促。
- 南浦: 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轻烟漠漠”意指什么? A) 烟雾弥漫
B) 春天的朦胧
C) 夜晚的宁静
D) 冬天的寒冷 -
“愁将花信频频数”中的“花信”指的是什么?
A) 花开的消息
B) 对故人的思念
C) 春天的气息
D) 自然的声音 -
诗中提到的“南浦”象征着什么?
A) 故乡
B) 理想的归宿
C) 现实生活
D) 自然景色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表达对春天的感悟与对故国的思念。
- 《静夜思》 (李白): 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桃源忆故人》与《静夜思》: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桃源忆故人》更多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织,而《静夜思》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