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3:24:44

金粉楼台蜃气昏,酒朋狂侣更无存。

寒宵梦里春痕在,影事凄迷恼乱人。

梅共鹤,病兼贫,蜀山深处一荒村。

林风静后微闻露,溪月闲来自过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粉楼台蜃气昏,
酒朋狂侣更无存。
寒宵梦里春痕在,
影事凄迷恼乱人。
梅共鹤,病兼贫,
蜀山深处一荒村。
林风静后微闻露,
溪月闲来自过门。

白话文翻译

金碧辉煌的楼台在迷雾中显得朦胧,
酒友和狂欢的伙伴们已不再存在。
在寒冷的夜晚梦中,春天的痕迹仍在,
梦中的影像凄迷,让人心烦意乱。
梅花和仙鹤,病痛与贫困,
蜀山深处有一个荒凉的村落。
林间风静后,微微能闻到露水的清香,
溪水在月光下悠闲地流过我的门前。

注释

  • 蜃气:指海市蜃楼,形容气氛朦胧。
  • 寒宵:寒冷的夜晚。
  • 春痕:春天的痕迹,暗示着春的到来。
  • 影事:梦中的影像或事情。
  • 梅共鹤:梅花与仙鹤,象征高洁和孤独的生存状态。
  • 蜀山:指的是四川的山脉,常被用来指代蜀地。
  • 荒村:荒凉的村庄,象征着孤独和贫困。
  • 林风静后:树林中的风静下来后。
  • 溪月: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小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风格典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鹧鸪天”一词多用于表达怀旧、忧伤的情感,刘永济在诗中通过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对友情、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奢华的环境,却又因“酒朋狂侣更无存”而显得空荡,反映了繁华背后的孤独。接下来的“寒宵梦里春痕在”,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春天痕迹,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随之而来的“影事凄迷恼乱人”又将这种美好化为无奈的忧伤。

诗中“梅共鹤,病兼贫”,通过梅花和鹤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梅和鹤象征着高洁和孤独,而“病”和“贫”则表明了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林风静后微闻露,溪月闲来自过门”,则在宁静的自然景色中,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对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情感深邃而复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粉楼台蜃气昏:描绘出奢华的环境,然而却因蜃气而模糊,暗示繁华的幻影。
  2. 酒朋狂侣更无存:昔日的朋友和狂欢的伙伴已不再,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3. 寒宵梦里春痕在:在寒冷的夜晚,梦中仍能感受到春的气息。
  4. 影事凄迷恼乱人:梦境中的影像让人感到迷惘与烦恼。
  5. 梅共鹤,病兼贫:梅花和鹤象征着高洁,病痛与贫困则体现了生活的困境。
  6. 蜀山深处一荒村:描绘出一个偏远而荒凉的村庄,暗示孤独的生活。
  7. 林风静后微闻露:在寂静的树林中,微微能够闻到露水的清香。
  8. 溪月闲来自过门:在月光的映照下,小溪悠闲地流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粉楼台”比喻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溪月闲来自过门”,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梅共鹤,病兼贫”,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粉楼台:象征繁华与奢侈。
  • 梅共鹤:象征高洁与孤独。
  • 寒宵:代表孤寂与思念。
  • 溪月: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粉楼台蜃气昏”中的“蜃气”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一种幻觉
    • B. 一种饮料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动物
  2. “梅共鹤”中的“梅”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高洁
    • C. 财富
    • D. 爱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谊的赞美
    • B. 对繁华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鹧鸪天》李清照
  • 《绝句》杜甫

诗词对比

将刘永济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鹧鸪天》进行对比,虽然两首诗都使用了“鹧鸪天”这一词牌,但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却截然不同。刘永济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两者在形式上相似,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永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